千年运河穿城而过,留下的不仅有车船繁荣的记忆,还有生生不息的文化。第三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将于9月22日在苏州开幕。9月16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沿着苏南运河苏州段,一探运河上的苏州。
吴江千年古纤道,变身亲水绿地公园
京杭大运河浩浩荡荡,在吴江境内的航道显得尤为宽阔。有河就有岸,就得有塘路,修筑塘路成了历任吴江知县的重要工作。在吴江,九里石塘就是一条有名的塘路,有着江南“水上长城”的美誉,也是江南运河仅存的一条古纤道,是大运河的重要遗产之一。
行走在九里石塘的堤岸上,看大大小小的船舶穿梭而过,岸边绿意葱葱,更有古石桥韵味十足,让人感觉心情舒朗。
吴江区港航事业发展中心李振告诉记者,古纤道始筑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如今全长约1800米。在苏南运河“四改三”工程中,对古纤道航段的航道中心线向航道左岸偏移,向左岸拓宽并新建护岸,使古纤道的老驳岸尽量远离主航道,从成果保留了老驳岸原貌;同时,又对原青石驳岸进行加固处理,仅进行墙前的土方疏浚,既保留了运河的古朴风貌,又起到了航道三级整治的效果。
“吴江运河古纤道周边正在进行景观环境改造,将从照明亮化、环境美化、配套设施人性化等方面进行提升改造,打造运河古纤道公园,”吴江区文化遗产专家库成员陈志强介绍,虽然公园还没有全部完工,但已经可以看到初步的模样,就拿古纤道上的古石桥来说,过去曾经有13座,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只剩下2座,近年来逐渐已经恢复了六七座。
据悉,古纤道公园将以古色灯光为基调,进一步丰富场地休憩节点,完善配套设施,从北至南分为千帆竞起、七星湾畔、三山桥影三个分区,有望于今年底部分建成开放。
枫桥段从最窄水道,到免费亲水公园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直至今日,大运河留给苏州的文化遗产依然熠熠生辉。当年张继的小船匆匆飘过之处,已成为举世闻名的苏州枫桥风景名胜区,并以“枫桥夜泊”之名,和浒墅关、横塘驿站等其他九个景点合称“运河十景”,一道承载着复兴苏州大运河文化的历史使命。
然而,一年多前,如果你到访这段人人熟知的水道,可见不到如今的水清岸绿之景。苏州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陈广杰带着记者走进向市民免费开放的“枫桥夜泊”景区,其中的“江枫洲”就是新开辟出来的。
陈广杰说,在苏南运河寒山寺段,航道流泾苏州枫桥风景名胜区处,考虑到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在该处航道只能采取绕行方式,也导致了此处的航道成为运河苏州段中最窄的一段。 2020年1月16日,京杭运河(寒山寺段)安全提示标志牌工程顺利设置完成。这些主动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工程建设对文物古迹的影响,也使历经千年的古建筑再次焕发勃勃生机。
2020年8月,苏南运河(苏州段)绿色现代航运示范区老护岸加固工程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加固了白洋湾作业区至石湖景区段护岸942米,并按航道沿线绿化环境整治要求进行绿化种植布置,对沿线部分破损护岸进行了生态修复,同时水务部门牵头又对岸上的绿化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并增建了亲水步道,不仅提升了环境,也给百姓开放了亲密接触大运河的新空间。
“交通+文化”,运河上的苏州精彩不断
千年来,大运河苏州段荣光依旧。大运河水路运输仍然承担着苏州近一半的货运量,一艘艘货船南业北往,一片繁忙盛景。
与此同时,全长81.8公里的大运河苏州段文化遗产密布,苏州长期以来也是保护、展示大运河文化最好的城市之一。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苏州正式启动“运河十景”建设。根据《苏州“运河十景”建设工作方案》,吴门望亭、浒墅关、枫桥夜泊、平江古巷、虎丘塔、水陆盘门、横塘驿站、宝带桥、石湖五堤、平望·四河将汇集为苏州“运河十景”,串珠成链,不断创造大运河文化带新的精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视频:陈金刚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