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 9月19日讯(记者 姜婧仪 通讯员 宁建轩)2021年,南京市建委计划建设10处“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目前,明外郭高桥门公园、袁枚广场、火瓦巷、南京火车站等4处新建“梧桐语”已完工,和平公园、江边路等2处既有建筑正在改造,玄武书房、银杏里“云几”等4处联合挂牌类“梧桐语”正在积极推进中。9月20日,袁枚广场“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将正式对外开放。
袁枚广场“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
袁枚广场位于广州路和宁海路交叉口,原本是一处普通的游园绿地。2020年底,在市建委牵头推进下,袁枚广场启动“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建设,通过提升绿化景观、配建主体建筑、完善基础配套等措施,打造成为集文化展示、休闲娱乐、便民服务于一体的公共开放空间。
建设方南京新厦集团介绍,袁枚广场绿化景观约3300平方米,按照提质、增彩的原则,引进垂丝海棠、桂花、香樟等品种,形成“三季有花、四季有绿”的效果。“考虑到后期维护管养问题,我们选用了多种耐旱植物,可以减少养护浇水频次,”施工方中建八局三公司介绍,“广场四周种植了成片的火焰蓝天竹,这种绿植不仅生命力强、方便打理,还会随着季节变换颜色,夏天是绿色,冬天则会变成红色,特别有观赏性。”
袁枚广场“梧桐语”小型城市客厅
在广场中央,袁枚雕像静静伫立着,为这座小型城市客厅平添了几分文化气息。而雕像身后流线造型的主体建筑,则是是承载这份历史文化的全新活动空间。旋转楼梯、观景平台、落地幕墙……潮流设计与传统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通过与知名书企合作,建筑被打造成一座充满书香的城市会客厅,设置了书吧、咖啡吧等空间,袁枚作品、自画像点缀在各个角落,内部吊顶犹如一本打开的书,凸显出这座“梧桐语”独特的文化气质。
旋转楼梯
按照“梧桐语”功能定位,这里还提供免费充电、WIFI、雨伞借用、微波加热、卫生间等服务,打造多功能城市“服务驿站”。
内部休闲
记者了解到,建成开放后,这处“梧桐语”将交给属地街道运营,以“书吧”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系列活动,让市民群众感受历史文化、体验城市魅力、领略古都风采。按照计划,南京市将利用5年左右时间,通过新建、既有建筑改造、联合挂牌等三种方式,完成不少于50处“梧桐语”点位设置。
校对 盛媛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