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纪念馆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张謇文化旅游景区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张謇先生的故里南通市海门区常乐镇境内,是为纪念晚清状元、近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著名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张謇先生而建。自开馆以来,该馆始终自觉践行基地职能,积极发挥文博资源在网络文化传播方面的作用,突出思想内涵,丰富载体形式,强化社会服务,有效开展各种形式的线上线下网络活动,不断促进基地建设。2018年2月,该馆被授予首批南通市网络文化传播示范基地。
(1)政治定位。该馆始终围绕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大网络文化产品生产力度,坚持弘扬网络正能量,策划主题鲜明的网络文化产品,积极培育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为庆祝建党百年,该馆也举办了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如召开主题党日活动,举办宣讲比赛以及观看红色电影等。以省市重点工作为指引,该馆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为改进纪念馆的展览水平、服务质量等,该馆建立线上线下意见反馈机制,及时有效的处理游客的相关建议和意见。在纪念馆内每个版块都设有二维码,以供游客扫码享受免费语音讲解服务,以及馆内配有志愿讲解员等,给游客提供更加精确、全面的服务。
(2)功能定位。该馆自觉履行自身职能和社会功能,积极利用各种场所,开展线上线下的网络活动。注重智慧文旅开发服务,通过张謇纪念馆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发布相关动态,开展网络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反响。推出线上虚拟展厅,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向游客全面展示张謇纪念馆各个场景、旅游服务设施,使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接近真实的游览感受。关于网络素养教育,该馆设有专人专岗,由指定工作人员负责网络素养教育,定期培训、考核。系统性的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形成专业化系统化的网络素养教育模式。此外,该馆联合南通妙吧影视动漫有限公司,围绕纪念馆特色,共同打造优秀国产电视动画片《少年张謇》。以清末状元张謇的少年生活为主要内容,观众群主要定位在儿童、青少年群体以及对历史人物感兴趣的成人群体。动画片将视角聚集于6—12岁少儿的理解能力和心智水平,力求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整部片子形象设计可爱,体现童真童趣,寓教于乐。以单纯质朴的道理、活泼生动的形象,拉近了与少年儿童的距离。该剧获评南通市第八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该馆的明星文化产品“小橘灯志愿讲解员培训”,也在每年暑假期间如期举办。形成了专业化、特色化的网络素养教育品牌。
(3)培育效果。该馆针对青少年,开展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培训活动,旨在丰富学生暑期生活的同时,传播张謇文化,弘扬张謇精神,教授讲解礼仪技巧,进一步加强青少年的精神文明建设,颇受学员和家长的好评,并多次受邀参加FM100.6海门交通音乐台的访谈。同时还有网络直播平台—馆长带货直播,总在线人数83万,紧跟当下潮流,更加注重精细化运营,对该馆宣介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每年寒暑假期间,该馆开展“七彩的夏日”和“缤纷的冬日”青少年系列线下公益活动,诸如植物科普讲座、我们的节日元宵之剪窗花写福字、奔跑吧大脑知识竞赛、消防安全培训等活动。该馆也定期推出文化公益活动,吸引广大游客共同参与。例如DIY蛋糕、酉时常樂夜市活动、网络安全知识讲座、张謇文化艺术周等。此外,该馆还开展“常乐礼物”设计作品征集活动、“状元宴”视频作品征集比赛等线上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体现基地优势。年度参与活动总人次近千人。
(4)行业自律。长期以来该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中国好网民”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将青少年作为重点,充分发挥网络文化滋养育人的独特作用,培育和造就中国新一代好网民。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网络文化活动,激励受众将“四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文明的网络素养、守法的行为习惯、必备的防护技能)标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开展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网络安全讲座、网络技防培训,打造网络文明纪念馆,进一步加强互联网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开展“争做中国好网民”签名活动,以及《网络安全法》相关的普及教育活动和宣传活动。对于网络安全相关工作,该馆设置专人专岗,定位到相关负责人员,制定完善的工作机制。并定期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围绕依法上网、文明上网、技能提升、网络安全等开展相关会议,引导全馆上下工作人员和所有游客受众群体,切实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提升网民素养,弘扬网上正能量,培育中国好网民,共同维护和谐的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