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立170亿元母子基金,大运河文化如何传承历史,面向未来?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9-23 22:27

9月23日下午,作为第三届运博会两大主题论坛之一,大运河文旅产融合作论坛在苏州举行。论坛以“汇运河·投文旅”为主题,围绕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数字文旅发展新趋势、如何投资文旅服务美好生活等话题开展多维度交流研讨。在江苏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引领下,论坛上还签署9项大运河基金母子基金合作协议,进一步助力运河文化挖掘与弘扬。

投入170.21亿母子基金,

未来还有3个重点项目

据省文投集团总经理王洪俊介绍,省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基金通过母子基金合作模式,目前已形成1支母基金+20支子基金,合计170.21亿元的母子基金体系,形成了一批文旅专业投资团队和旗舰母子基金体系。

在大运河母基金引领下,本次论坛上启动了9项大运河子基金合作。苏州高铁新城和常州钟楼区子基金分别与大运河母基金签约,徐州、苏州、扬州、南京等4个市拟签约(设置)7家三级子基金。

论坛还推介发布了3个大运河重点投资项目,涵盖数字文旅、夜间旅游、体育文化、融资租赁等领域,并进行了运河重要节点城市、重点项目的直接对口洽谈,帮助好项目找到资本投资、金融资本找到优质项目,取得了一批意向性合作成果,进一步推介了文旅品牌,促进产融合作,深度推进江苏文旅融合和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高质量发展。

其中,苏州东方水城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韩惊雷带来了《姑苏夜画一场文化与科技共生的“水上实景电影”》项目,展示现代科技手段对苏州文化记忆的创新表达;有迈体育董事长陶婷婷在论坛现场带来《有迈体育——体育产业运营商》项目推荐,解读文旅+体育+运河的新模式;江苏华文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晓琳以《创新金融服务,传承运河文脉》为主题,阐述如何用金融创新、服务助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这些项目涵盖夜间文化旅游、文体融合、金融创新等方向。

大运河文化如何传承历史,面向未来?专家建言

大运河研究专家贺云翱教授在题为《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探讨》的主旨演讲提到,大运河是中华文化持续发展的核心轴,大运河应该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进程中发挥应有作用。

他系统解析了江苏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重要地位,强调江苏是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牵头城市所在,是大运河文化遗产资源最丰沛之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点段最多之地,是开凿大运河的决策之地和起源之地,江苏为大运河城市最为密集之地,是大运河历史文化地位最高之地,是大运河沿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高低,大运河也让江苏成为古代海上丝路和陆上丝路交汇地。

贺教授认为,文化是深藏于现实世界背后的最强大的力量。文化遗产是历史的产物,又是活的发展资源。它的保护利用、价值认知与人类的发展追求是互动的。贺教授的精彩分享和文化解读,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和投资的“江苏实践”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则表示,”大运河文化产业带是国家战略,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我们希望它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更能够面向未来,既能为本地人所享有,也能与异国他乡的外来游客一起分享。大运河过去漕运、军事的功能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应该思考的是它当代的功能是什么。十四五末期,我们将面临超75亿国内游客,如何让这些游客与大运河沿线城市的市民一道去体味历史、分享现在才是关键。”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