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樊振东夺得男单的冠军,第十四届全运会乒乓球项目正式收官。男团和男单两枚金牌,让樊振东在男子选手中一骑绝尘,但随着马龙和许昕两位老将开始享受“快乐乒乓”,以及新一代球员的整体表现平平,新的奥运周期,谁才能真正成为和樊振东并肩战斗到巴黎的战友?
“小胖”变“东哥”
第三次闯入全运会男单决赛的樊振东,终于尝到了冠军的滋味。他的目光已经看向了三年后的巴黎,他还缺少的那枚奥运男单金牌。
2012年初,樊振东进入中国国家青年队。刚进国青队,教练刘国正送给他一句话:“你上了一队就一直往前冲,趁主力们还不够熟悉你的时候,能冲到哪儿算哪儿。”于是,拼命往前冲的樊振东,在2013年迎来井喷——全运会单打亚军、东亚运动会单打冠军、德国波兰两站单打冠军。
这个有些“婴儿肥”的少年被队友们称为“小胖”,在进入国家队的第二年,就以16岁零292天的年纪,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乒联巡回赛男子单打冠军,这也是他首个巡回赛男单桂冠。
此次全运会,很多人说樊振东完成了蜕变,场内外都更成熟了,他自己说通过奥运洗礼,确实对比赛有了新的认识,对比赛的阅读处理会比以前更加胆大心细。
如今的樊振东的心态更加成熟稳定,这甚至体现在了别人的称呼上。中国乒协主席刘国梁在奥运会后就打趣道,以后大家都得改口,不叫“小胖”,要叫“东哥”了。
巴黎周期难寻“好战友”
巴黎奥运会,樊振东势必需要承担更多了,一方面,马龙虽然竞技能力依然在线,但他已经到了享受乒乓球的新阶段新境界,会不会再和樊振东一起走完一个周期实在难说,而许昕单打能力下滑,本次比赛无缘四强,更多的价值还是体现在混双,也无法承担起太多男队的重任。
另一方面,樊振东之后还能依靠谁呢?
和樊振东同期的林高远和梁靖崑,前者在全运会遭遇“一轮游”,这两年确实也没有太多亮眼的表现,后者本次团体和单项被樊振东双杀,虽然男单摘铜,但整体实力还没有真正达到足以胜任男乒主力的高度。
在男单获得第四的王楚钦作为奥运会P卡成员,男团打得不理想,男单也没有很大突破,当然,伤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的发挥,但他也承认自己无论技术还是心理还是对比赛的理解都还是跟主力有所差距,还是要不断完善自己,在比赛中去拼去抢。
获得银牌的刘丁硕一路战胜许昕、王楚钦让人惊喜,23岁的他此前也有过一些比赛机会,但伤病和状态也让他沉寂了下去,不知道这次的表现会不会成为一个契机,让他能够抓住机会奋勇争先。
无论是梁靖崑、林高远、王楚钦这三位已经半只脚踏入主力阵营的选手,还是刘丁硕、周启豪、于子洋甚至是林诗栋这些靠后一些的年轻选手,他们都需要在各个方面有长足的进步,才能真正和樊振东携手,打开中国男乒新周期的新局面。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