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花海、寻江豚、赏水秀……十一假期就打卡家门口的滨江岸线
来源:紫牛新闻
2021-09-29 21:08

十一小长假即将到来,不出远门,家门口照样游!南京是长江进入江苏的“第一站”,滨江岸线已经成为南京“新时代山水城市主轴”。假期和家人漫步滨江岸线,打卡城市客厅,遇见金秋最浪漫的金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婧仪

河西滨江岸线全部贯通:游花海绿道,拍落日灯塔

2019年以来,南京市建委牵头推进了新一轮滨江风光带品质提升工作,完成滨江风光带鼓楼滨江段提档升级等工程。从万景园到鱼嘴,建邺区15公里长的滨江岸线包含绿博园、欢乐滨江、河西鱼嘴三个城市客厅,原先这些节点之间存在梗阻,无法串联在一起。河西管委会工作人员介绍,去年,随着棉花堤老渡口绿道的建成,河西滨江岸线全部贯通。

图片

建邺区滨江岸线

在绿博园的荷兰园里,金灿灿的向日葵缀满枝头,与风车和农舍一起,构成一幅浪漫的欧式田园风光图。人们在花海里驻足流连,与灿烂的“笑脸”拍照合影,收获金秋的浪漫问候。

图片

绿博园

告别了“小太阳”,沿着滨江绿道漫步向南,便能邂逅唯美的“左岸花海”。这片3万平方米的滨江花园里,繁星花、鼠尾草、金光菊……各色花卉明媚娇艳、绚烂温柔,别有一番风情。

图片

鱼嘴城市客厅

从“左岸花海”往南眺望,一座巨型摩天轮已初现雏形,那里就是欢乐滨江城市客厅,今年底即将建成,届时将形成集观景、演出、休闲、游憩等功能为一体的公共客厅,为市民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滨江体验。

雨花滨江添网红打卡点:寻可爱江豚,看烟霞粉黛

雨花滨江岸线长约9.6公里,原先是一条工业岸线,遍布着大大小小的采石场、货运码头等。近年来,通过持续推进岸线复绿和景观打造,“大美雨花”滨江风光带逐步焕发生机,多处节点成为网红打卡地。

毗邻鱼嘴的金大妈货运码头,经过雨花经开区的整治提升,被打造成江豚文化主题广场。作为长江流域唯一在市中心江段有野生江豚稳定栖息的城市,南京拥有多处江豚观赏地,而广场上的两处观测点无疑是邂逅江豚的绝佳位置。

图片

江豚文化主题广场

江豚广场岸线长近1公里,也是一处绝佳的观桥点,大胜关大桥、天后大桥、江心洲大桥尽收眼底。为加强河西滨江与雨花滨江的连通,明年还将在秦淮新河入江口新建一座步行桥,将鱼嘴湿地公园与江豚广场连接起来,方便群众游览滨江景观。

江豚广场不远处,三桥湿地公园眼下已经是一片粉色海洋,园内一大片粉黛乱子草进入最佳观赏期,引来不少市民游客拍照打卡。

图片

三桥湿地公园

幕燕风貌区变身最美岸线:访古都风韵,享亲子时光

8.5公里长的慕燕风貌区曾经是化工基地、生产岸线,拥有各类企业400多家。近年来,通过长江岸线综合治理,所有污染企业陆续关停搬迁,恢复植被160万平方米,沿江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图片

幕燕滨江风光带

燕子矶新城开发建设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慕燕风貌区作为九大城市客厅之一,已先后建成幕燕滨江风光、燕子矶滨江公园两处节点,燕子矶老镇、复建永济寺等节点正在加快推进。

燕子矶滨江公园里,专为孩子们设计的滑梯与沙池,平添了几分童趣,也让这里成了附近居民的”遛娃圣地“。在江边草坪上搭个帐篷,陪孩子吹吹江风、看看轮船,也是一种不错的亲子体验。也可以登上燕子矶-八卦洲的通航轮渡,穿梭在百舸争流间,远眺蜿蜒绵长的滨江岸线,让孩子体验水上观江的独特视角。

定山客厅成江北新地标:观全景滨江,赏灯光水秀

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一期工程总长约5.6公里,以前是典型的生产岸线,废弃码头、棉麻仓库、江滩荒地……隔断了市民和长江之间的联系。2019年起,江北新区对沿线的工业码头进行拆除搬迁,并保留3座码头平台,改造成工业遗存和人文景点。

图片

定山客厅

今年5月,江北新区长江岸线湿地保护与环境提升一期工程正式对外开放,曾经的滨江荒地变成护堤护岸的绿色屏障。江北新区公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九大城市客厅之一的定山城市客厅,是工程的最大亮点。

按照“一环一道多节点”的设计理念,定山城市客厅设置了梦幻樱花环、滨江观光道以及5万平米阳光大草坪、旗阵广场、人与豚主题雕塑等多个景观,着力打造江北新区最重要的新城门户、绿城之心。

定山城市客厅拥有近万平米的超大观江平台,滨江天际线尽收眼底。360°全景视角下,一侧是浩渺的长江,一侧是挺拔的扬子江国际会议中心,自然与城市完美融合。最安逸的假期,莫过于吹着江边的晚风,赏一场璀璨的灯光秀。港二码头的“T台水梦中央水秀”,融合了喷泉、灯光表演等科技元素,来这里感受光影交织的梦幻之美。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