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新绛县新桥口,大家路过注意安全”“10月12日你们要的汾河公园水位变化来了”……近日,山西暴雨水灾发生后,运城一男子2天航拍了30个因暴雨受灾的村庄。他将画面同步分享到网上后,被不少当地村民关注。
拍摄者杨先生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是土生土长的运城新绛人,如今家乡有难,他也想为家乡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有的村民家里被淹后就被安全转移了,没法回家,但是谁不想家呢?所以我就想用之前买的无人机航拍一下他们家里的情况,替村民们回家看看水位。另外,我也希望通过自己拍摄的素材,能够让更多的救援力量关注到我们,特别是乡村这块。”
山西90后男子2天航拍30个村庄
天一亮就出发
近日,山西暴雨水灾事件发生后,来自运城的一名90后男子用2天时间航拍了30个受灾村庄,他还会每天在社交账号实时更新村庄水位情况,引起不少当地村民关注。
“新桥去侯马那边能过去吗”“怎么没有拍南关村”“樊村路段也麻烦拍一下”……不少村民在视频下方留言,让拍摄者去自己家里的村庄拍一下,谁都没想到,这些航拍画面反倒成为转移群众与“家”的情感联系。
拍摄者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刚开始航拍时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多人看,“现在我每天天亮就会出发,早上6点左右骑着摩托车出门,晚上5点回家。一旦遇到塌方、道路积水,车不能过去,他就找个安全位置,把车停那,把无人机飞到目标村庄上空。”
离得远的就需要飞的久点,大概要30分钟,离得近的就比较快,15分钟能飞完一个村庄,“说实话,每天晚上回家情绪都不太好。”杨先生说,看到那些被淹没的村庄,他会心疼难过,有些村庄能隐隐约约看到泡在水里的庄稼、牲口,换位思考,这些村民他们心里肯定更不好受。“不过我拍摄的视频里,有的也能看到水位在慢慢下降,可以通过视频带给他们这些好消息,反倒成为我心理上的一点安慰。”
“能帮我去村里拍一下水位到哪了吗?”
一个请求成了他航拍村庄的动力
说起航拍村庄的原因,杨先生说,其实背后还有一段特别的故事。
“人民至上,闻讯而动。”四天前,杨先生在他的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第一条洪灾后的实时航拍视频,他记录的是流经山西运城的汾河影像。汾河是黄河的第二大支流,被山西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在杨先生拍摄的视频中,积水已经微微淹没了汾河滩上的青青树木,周围的一些低矮房舍也只能微微“冒”着头,大部分被泡在积水里面。
“山西加油!新绛挺住!”……看到视频的新绛县人纷纷在视频下方留言。与此同时,在视频发布的两天后,杨先生收到了一条当地村民发来的私信,大致意思是说自己的家被洪水淹没了,现在人被安全转移到其它地方,但是特别想看一下家里的受灾情况,他向杨先生发出请求“我回不了家,你能帮我去村里拍一下水位到哪了吗?”
杨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地势较高,所以他所住的地方暂未受到暴雨洪水影响。不过他自小在新绛长大,是土生土长的新绛人,非常能理解这个村民对家的那种情感,所以在收在信息后,他二话不说,骑着摩托带着装备出发了。
这名村民家位于三林镇,距离杨先生家不过20分钟的路程,现在道路积水严重,有的路要绕着走,花费了比平时比较久的时间。出于安全考虑,他选择了一个离得较近又相对安全的路口,停下车拿出无人机,开始了第一个村庄的拍摄。
“积水大概有1米6那么深,不过我飞的还算熟练,完成的还算顺利。”他沿着南北走势,将整个村庄尽收眼底,“镜头离得很远,不过放大后还是能看得清楚。”拍摄结束后,他把这段视频分享到社交账号上,他不知道那个村民有没有看到,但是这段经历成了杨先生航拍村庄的开始。
航拍途中遇到救援队
“感谢你们帮助山西”
就这样,仅仅靠一个人、一辆车和一个无人机,杨先生用2天的时间航拍了30个被大水淹过的村庄。有网友在评论区为他留言:“谢谢你记录我们身边的事,或喜或悲,这就是我们真实的昨天与今天,你的无人机功不可没。”
在杨先生心里却有遗憾,按照他刚开始的计划,每次收到网友留言或私信,他会立刻跑到村庄附近,用无人机拍摄,但是随着视频关注度越来越高,网友留言越来越多,他暂时不能一一满足网友要求。比如会有网友着急地问他:“怎么没有拍xx村?什么时候才能去我家拍一下?”
杨先生说,这是他目前最头疼的事情,“因为我一个人能力有限,跑了这个地方,跑不了那个地方,速度确实比较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正是这些村民的留言和评论,在激励着他拍摄一个又一个村庄。
另外,他告诉记者,还有一个让他感到充满干劲的事情,“现在路边经常能遇到一些外地过来帮助山西的队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作为山西人,非常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帮助,看到大家在为山西加油,那我们更要加油,一起努力,共克难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孙庆云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