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不仅希望常走的大马路畅通、洁净,也期待每天回家经过的小巷路口同样如此。近年来,无锡市惠山高新区(洛社镇)通过推进“巷长制”建设,让关乎群众生活的背街小巷面貌焕然一新。
推行新制度 胡同更干净
惠山高新区(洛社镇)的新陶路,是不少群众上班必经之处,洛社中心小学位于该路段,因而人流量密集。加之位于主镇区中心位置,烟火气很浓,街巷秩序复杂。周围群众对这条小路又爱又恨。
如今这条路的面貌已大不相同,常有志愿者和城管队员在这里指挥接送孩子的家长将电动车停放在划线的地点。与新陶路相交的育才路上,划出了蓝色且充满童趣的海洋大道,供家长们停车。路边的小店也都规范经营,拖把、椅子不再放在门口,不再担心走过去会遇到障碍物。新陶路的巷长是六龙社区党总支书记谢刚,据其介绍,他们从2020年开始实施巷长制,安排专人负责背街小巷,管理内容包括环境卫生、停车规范和店铺秩序等。
团队明分工 巷子更整洁
据城管部门介绍,道路上定点位置都挂有巷长的牌子,每名巷长的电话都张榜公布。巷长不是孤军作战,而是一个团队。在高新区,从主次干道到背街小巷,连线成片,随处可见城管队员、保洁人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做到路面管理无死角。他们组建了微信群,沿街管辖范围内的商家按片区组成一个个微信之家。夜间施工扰民,社区工作人员发出信息,城管队员闻声而动;台风天来了,大树刮倒了广告牌,巷长们接到信息,马上会协调人员前来清理。城管队员每天巡查时,都会细心地让商户们将放在门口的扫把、椅子收进室内。一些处理决定也会在微信群里公布,这样大家都能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
一条路的容貌提升让行人和居民得到了审美满足,也激发了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让小巷之美内外兼具,传递更多的温馨。
通讯员 洛萱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娜
校对 盛媛媛
编辑 :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