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看高质量发展|看政法铁军如何科技赋能,护航“强富美高”新江苏
2021-10-19 07:23

卫星遥感、全息复刻、“犀镜”警用智能眼镜、八旋翼无人机……在“中国共产党在江苏历史展”的政法展区,这些科技感十足的智能装备,让我们了解到了一支业务过硬的政法铁军,他们在以科技赋能、纵深服务,推进平安江苏建设,护航江苏高质量发展。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筑牢江苏发展基石

2020年早春,一个新鲜的名词“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跃入江苏人眼帘,它是什么?

“这是2020年我省总结提炼的社会治理特色亮点。”江苏省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处长赵国华介绍:“‘大数据’是手段和支撑,‘网格化’是方式和载体,‘铁脚板’是力量和作风。这是互联网时代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是紧密联系、环环相扣、一体运行的有机整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江苏网格化治理机制在“大数据”技术优势和“铁脚板”组织优势的“双加持”下,就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一名境外返苏人员想要复工复产,他该怎么办?在百年展的“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展板上,一个网格员的工单流转图可以让你直观的感受到这一治理机制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大数据中心先发出一份工单到网格员的手机上,通过‘网格化管理智能应用平台’线上受理,线上不能办理的,网格员再通过走访核查、隔离服务等流程完成相关工作。其实,包括在隔离期间百姓需要买菜、买药等生活诉求,也是网格员通过大数据中心下发的工单指令,用自己的“铁脚板”来为民办实事。

工单的实时流转,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工作闭环。目前,全省规范设立网格10.5万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5万名、其中专职6.5万名,群众对网格工作满意率达97.99%,90%以上的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在网格内得到发现处置。

“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治理机制,运用现代科技推进社会治理体系架构、运行机制、工作流程智能化再造,把数据聚起来、让数据沉下去、以数据优服务,有效提升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系统性风险能力,切实筑牢了全省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的基石。目前这一治理机制正拓展运用到经济管理、安全生产、环境治理等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日渐成为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惠民生的有力抓手。相信未来也必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高效能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黑科技”助力公益检查力量创造美好生活

近年来,江苏检察机关持续加大生态环资领域公益诉讼工作力度,也在不断借助新技术去辅助办案。“比如卫星遥感技术、无人机、无人船、水下机器人等,都为公益诉讼的辅助办案提供了很好的支撑。”江苏省人民检察院第七检查部副主任刘丹向记者介绍。在百年展省检察院展台,悬挂着的无人机、东北角全息投影的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就是值得大家关注的部分“黑科技”。

“这是我们用警车改装的公益诉讼巡回工作站,这个后备箱搭载着众多快速检测设备,应该说目前已经涵盖了和群众息息相关的环境类的基本检测项目。”江苏省人民检察院信息技术部副主任张爽举例说,比如有群众反映某河道污染严重,检察官通过“苏检掌上通”进行委托快速检测,技术人员会在第一时间将工作站开往现场进行水质氨氮、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的快速检测。如果遇到水域较宽的水面,就可以人工操作无人机实现取样,既方便又安全。“出具检测报告后,发现上述指标均明显超标,检察官会通过检察建议督促职能部门履职。从接到群众举报,我们可以实现1分钟委托,3小时检测,10天完成河道周边企业排污排查、河道清淤和垃圾处置工作。”张爽说。

据了解,江苏检察机关自2017年以来,共办理生态环境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022件,发出诉前检察建议4949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620件,提起行政公益诉讼16件。2021年,省院对2020年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警示片所涉问题线索、“12.11”跨省非法转移、倾倒危险废物(铝灰)污染环境公益诉讼线索进行挂牌督办。全省检察机关通过公益诉讼共挽回被损毁国有林地1870.55亩,挽回、复垦被非法改变用途和占用的耕地9924.6461亩,督促清除处理违法堆放的生活垃圾占地面积1444.932亩,向污染企业和个人索赔环境损害赔偿金14801.2457万元。

“硬核装备”赋能智慧警务打造平安江苏

“这是‘犀镜’警用智能眼镜,可以采集现场画面,进行音视频记录取证,智能识别执法场景,进行信息推送;这是南京龙虎突击队特警佩戴的高切防弹头盔,搭配折叠式TM夜视仪和头灯,为实战队员夜间作战提供良好的视野......”在百年展省公安厅展区前,江苏省公安厅新闻宣传中心民警周悦正在向大家介绍江苏公安的“硬核装备”。

整个“人民公安为人民——江苏公安时光隧道”公安展台。通过模拟再现江苏公安历史上第一个派出所——南京市公安局六合分局竹镇派出所到受国务院表彰“人民满意派出所”、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秦淮分局夫子庙派出所,按时间脉络呈现了包括警务装备、警务运行机制、“放管服”改革、智慧警务、队伍建设等的江苏公安发展历程,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江苏公安为民服务的奋斗实践和平安江苏建设的创新成果,

在展台右侧,一块大屏正在通过真实案例展示着秦淮区夫子庙派出所开发的“儿童防走失系统”。“遇到儿童走失的案件,传统都是用人力手段走家串户寻找。而现在我们用科技手段,比如无人机空中巡查、监控人像比对、智能灯箱全景广播等一体化立体化现代防控体系,保障市民、游客的人生安全。”南京市公安局秦淮分局夫子庙派出所教导员朱明浩介绍,他们还牵头建立了以“党建+”为主体的四大联盟(党建联盟,前哨联盟,守望联盟,勇者联盟。“一旦遇到儿童走失警情,我们会把小孩的信息第一时间发送到我们成立的‘平安夫子庙’的商家、店家微信群里,他们都是我们的‘平安志愿者’,各个点位都可以帮忙寻找走失儿童。”朱明浩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已累计帮助找回238名走失儿童。

“这些新式的仪器、设备、智能系统,帮助公安更好的保护人民,给我们前所未有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我也希望以后会有更多、更强的智能设备能够协助公安,给大家创造一个更平安的江苏。”市民马女士说。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江苏公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深化警务改革,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大数据赋能警务实战,正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新时代“人民公安为人民”。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许倩倩

校对 盛媛媛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