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沿江高铁最新消息:上海至启东段工期7 年,启东以西工期 4 年
2021-11-01 22:30

今年初,江苏提出了年底开工建设北沿江高铁的目标。眼下,2021年度只剩下最后2个月时间,工程各项前期工作紧锣密鼓展开。11月1日沿线各地交通部门同步发布了沪渝蓉高速铁路工程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这也意味着这条众望所归的铁路离开工又近一步。


10月18日,这条铁路二次环评公示时,官方首次披露了沿线17个站点的分布情况。那么,本全公示又会给我们带来哪些信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帮您翻一翻这本厚达1000多页的报告书。


线路:500多公里的新高铁详细线路走向

沪渝蓉高铁上海至南京至合肥段,即我们所说的北沿江高铁大致沿长江北岸东西走向。线路起自上海市新建上海宝山站,向西经江苏省苏州 市、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南京市,安徽省滁州市,终至合肥市。上海宝山站至肥东站新建线路长度 519.195 公里,其中上海境内51.115 公里,江苏境内364.928 公里,安徽境内103.152 公里。

让我们详细梳理一下北沿江高铁线路的走向:

【上海-太仓】

线路起自上海枢纽新建上海宝山站,与沪通 II 期铁路并站设置,上海宝山站为双层车场布置,高架层为沪渝蓉高铁尽头式车场,地下车场为沪通 II 期车场,出站后与沪通 II 期铁路并行于绕城高速南侧向西走行,于绕城高速与 S7 立交东北侧跨越上海绕 城高速及 S7 公路后,并行 S7 公路西侧向正北走行,跨越沪通 II 期徐行站后向西引入 既有太仓站,于苏南沿江车场北侧新建沪渝蓉车场。


【太仓-南通】

从太仓站引出后,线路经七丫口通道采用 14.25 公里隧道穿越长江南支,于崇明岛城桥镇西 1.5km 设崇明站,向北以主跨 400 米双塔斜拉桥跨越长江北支。


【南通-南京】

线路在启东市西侧约 11 公里设启东西站后折向西行,跨越通吕运河、通启 运河后,在南通市规划新机场南侧经过设海门北站,之后继续西行引入既有南通站北 侧新建地面车场,既有南通机务折返段及客整所搬迁至启东站,出站后利用既有盐通铁路陈桥线路所至国道村线路所段线路,向西跨越如海运河后,于吴窑镇北 2.5km 设 如皋西站,之后向西于黄桥镇北侧约 2km 设黄桥站,至泰州市境内沿姜高路北侧行进, 于东风快速路东侧、康居新城北侧设泰州南站,出站后跨越引江河,继续西行进入扬州 市,跨过芒稻河后转向正北,与连淮扬镇铁路并站设扬州东站,出站后转向正西,跨越 京杭大运河,于月塘镇南 3km 设仪征北站,出站后向西于马鞍机场南侧同宁淮城际合 场设六合西站,之后跨越滁河并行宁启铁路通道向南,至地铁 3 号线林场站西侧舟桥旅位置处,新设南京北站。


【南京-合肥】

出南京北站后向西引出,沿滁州大道布线,后折向西南,跨越京沪 铁路后绕避同乐变电站,至既有京沪高铁滁州站西侧 13m 并场设站,出站后线路折向西南,以长隧道形式穿越神山,取直跨越马厂水库后设大墅站,后径直跨越沪陕高速, 沿既有合宁铁路北侧并行,至肥东站。

轨道: 标准高!全线大部分均为无砟轨道

作为长江经济带东西向最快捷的高速铁路通道中的一部分,北沿江高铁的建设标准高。记者注意到,在北沿江高铁约519公里新建正线线路中,有超过500公里均设计为无砟轨道。

在上海宝山至苏皖省界段中,除上海宝山站至太仓站以及南通地区限速区段铺设有砟轨道外,其余地段均铺设无砟轨道。在苏皖省界至合肥段中,也只有500米左右为有砟轨道,其余均铺设无砟轨道。

站场:全线17座客运站,5座为始发站

沪渝蓉高铁正线新建车站 10 座、改建车站 5 座、既有车站 1 座。其中新建车站分别为上海宝山站、崇明站、启东西站、海门北站、如皋西站、黄桥站、泰州南站、仪征 北站、六合西站、南京北站、大墅站;改建车站为太仓站、南通站、扬州东站、滁州站、肥东站;利用既有车站为合肥南站。其中上海宝山站、南通站、扬州东站、南京北站、合肥南站为始发站,其余为客运中间站。

桥隧:正线有31座桥梁,还要建5条隧道

值得一提的是,北沿江高铁全线共有48座桥梁,总长540 km左右,其中正线桥梁31座,总长503 km左右,占正线线路长度的90.88%。

工程还将新建5座隧道,分别为长江隧道(14.250km)、南通新机场隧道(2.600km) 宝山隧道(3.080km)、二郎隧道(0.973km)、丰山隧道(5.490km),隧道总长 26.393km。

今年底,这条铁路将正式开工。记者注意到,今天最新披露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全本中的工期与二次环评时有微调。其中,上海宝山站至启东西站段工期为 7 年,启东西站至合肥段工期为 4 年;南京枢纽普速系统改建工程工期为 4 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