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儿童票拟由“按身高买”改为“按年龄买” 家长:这政策好,希望景区也跟进
来源:扬子晚报
2021-11-02 07:56

   近日,国家铁路局关于《铁路旅客运输规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称: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意见发出后,不少家长都觉得这个规定比较合理。“现在的孩子跟我们不一样,牛奶管够,有的五六岁都要1米3、4。”不少网友觉得,不止是铁路,公路,景区也可以这样更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徐媛园

  征求意见稿提出,实行车票实名制的,年满6周岁且未满14周岁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年满14周岁的儿童,应购买全价票。未实行车票实名制的,身高达到1.2米且不足1.5米的儿童可以购买儿童优惠票;身高达到1.5米的儿童,应当购买全价票。每一名持票成年人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名未满6周岁且不单独占用席位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儿童时,超过人数应当购买儿童优惠票。

  目前:按身高,1.2米-1.5米儿童需购儿童票

  记者从上海铁路局了解到,目前购买儿童票主要是根据身高标准来购票。根据“儿童购票须知”,儿童不能单独乘车,至少需要一位成人陪同。身高在1.2米-1.5米的儿童需购买儿童票;身高超过1.5米的,需购买成人票。每位成人旅客可以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超过一名时,其他儿童需购买儿童票。用儿童本人证件号购票的,需用本人证件取票。“须知”中还提醒,请根据儿童实际身高购票,以免造成因儿童身高与所购车票不符而无法进站,耽误行程。

  记者从南京客运总站了解到,目前乘坐客运汽车也是按身高购票的。成人及身高超过1.5米的儿童乘车购买全票。身高1.2米(含1.2米)以下,不单独占用座位的儿童乘车免票,身高1.2米-1.5米(含1.5米)的儿童乘车购买儿童票。客运车辆在载客人数已满的情况下,允许再搭乘不超过核定载客人数10%的免票儿童,同时每位乘客只限带一名免票儿童。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免票儿童只是占用了名额,并没有单独的实体票提供,因此网站购票时选择了携带免票儿童的成人票将在票面增加“携童”的标识以示区别,儿童票占用名额和座位,所以取票时将提供独立的一张车票。

  业内:之前操作起来相对快捷方便

  按年龄购票这个话题其实提了很多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年龄没到10岁,身高超过1米5了。”杨女士说,她的儿子长得比较快,之前坐车常买儿童票,却经常被要求补票。刘女士说女儿五年级已过了1米5了,如果改成6--14岁买儿童票更合理一些。

  那么为什么目前交通行业普遍采用“身高”的方式来购买儿童票呢?业内人士表示,这主要是因为之前这样购票相对快捷方便。“之前大家都是到现场来买票,如果按年龄划分的话,你必须要用身份证、港澳通行证、护照等等带有照片的有效身份证件来证明儿童的年龄。以前卖票尤其是春运期间,售票员手速慢一点点,这趟车就卖空了。你要是再一个个查验这些证件,就会耽误很多人,买不到回家的票。但是现在大部分的人在手机上购票,客观上为用年龄购买儿童票提供了条件。”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以前用身高作为优惠标准,最初是因为未成年人不能办身份证,难以证明身份,但现在的孩子出生就能办理身份证。总之可以肯定的是,这次出台的征求意见,是伴随着我们铁路出行的发展而来的。”

  提问:旅游行业可否也改改?

  长期以来,国内旅游业也普遍以身高作为未成年人优惠票标准,并且标准上限设置普遍偏低,大部分在1.2米或1.4米以下,少数提高到1.5米,也有0.9米也要买儿童票的。但其实,以儿童身高为免票标准早已被舆论诟病。2018年,广东就有一位家长因10岁女儿身高超过1.4米被上海迪士尼要求购买成人票,向上海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此外,此前广东省消委会诉广州长隆集团,要求停止以身高作为未成年人优惠票标准。目前案件由广东省消委会消费公益诉讼律师团成员、广东金轮律师事务所陈联书律师团队无偿代理,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已受理。

  对此,广东省消委会认为,所有的未成年人(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在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及参与旅游活动中有权平等享受票价优惠,不应受身高影响。若部分游乐场、公园等场所以格式条款、单方规定限制身高“超标”的未成年人享受票价优惠,等于变相“惩罚高个子”,对长得高、长得快的未成年人十分不公平。

  数据显示

  35年间中国男性

  平均身高增长将近9cm

  现在营养条件越来越好了,许多小孩“蹿”得很高,但他确实还是个孩子。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法律法规确实应该相应作出调整。

  据了解,国家卫健委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的平均身高持续增长。18—44岁的男性和女性平均身高分别比5年前增加了1.2厘米和0.8厘米。6—17岁的男孩和女孩平均身高分别增加了1.6厘米和1厘米。《柳叶刀》杂志一项覆盖全球的调查也显示,中国人变得越来越高了。在1985年至2019年这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长将近9厘米,全世界增幅第一。中国女性的身高增幅排第三,净身高排名东亚第一。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颖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