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上的“南京元素”:复刻明代皇后吉服穿在了虚拟人物的身上
来源:紫牛新闻
2021-11-06 19:43

扬子晚报网11月16日讯(记者 徐媛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因其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从纹样设计到成品一共要经过120多道工序。2009年,南京云锦技艺入选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南京云锦研究所于11月5日-10 日,参加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图片

这款明制汉服穿在了虚拟人物身上

在江苏展示馆,一件挂在墙上的精美明制汉服吸引了行人的目光。这是是一款热门换装手游与南京云锦研究所跨界复刻的明代孝端显皇后吉服,前后耗时八个月织就而成。这次进博会,南京云锦研究所不仅带来了价值一百多万元的复刻明代女夹衣,一两万元的云锦披肩,更有许多价格亲民、适合普通消费者购买的云锦香囊、含有真金成分的云锦胸针等文创产品。南京云锦研究所与南京市民卡联合推出市民卡。

图片

南京云锦研究所《经纬千秋》位于上海进博会精品区

据介绍,在南京云锦的众多织造技艺当中,妆花纱织造是工艺复杂程度的巅峰。在薄如蝉翼的纱面上进行“挖花盘枝”“妆金敷彩”等云锦织造工艺,而因纱面过于轻薄,直至目前仍只能以匠人在云锦大花楼木织机上手工织造。

此次进博会展览《经纬千秋》为南京云锦研究所原创巨幅妆花纱创作,整体织造尺幅是当时作品之最,每幅各长330cm,宽79cm,并突破以往传统云锦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纹样的印象,是将南京云锦织造技艺重新诠释的典范作品,重新定义了云锦妆花纱织造的极限与创作方式。

透过纱面的轻透感,能看见画面犹如悬空一般,同时也能看见作品身后的场景,形成视觉上 及空间上的美感,同时也表现了传统中式留白的意境美学。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