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起中国第一大跨度悬索桥,需要多大的力量?
来源:紫牛新闻
2021-11-08 16:49

拉起中国第一大跨度悬索桥,需要多大的力量?答案当然是:很大!

我们知道,悬索桥的桥面是靠缆索“吊”起来的。强有力的主缆搭在主塔之上,而它的两头则固定在了两侧的锚碇上。锚碇犹如“大秤砣”,深深扎在地下,它稳了,桥面才能稳住。

11月8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在建的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南锚碇施工现场看到,这个约50万吨重“大秤砣”已经打入地下58米多,目前已完成了“填芯”,正进行锚固系统安装,预计本月底将正式“出土”。


“南、北锚碇是大桥的重要受力结构,如同力压千钧的秤砣,起到拉起整座大桥的作用,是悬索桥跨越千米的关键。” 中交二航局项目负责人张国浩介绍。仙新路大街的南锚碇基坑开挖深度达58.4米,为同类型基坑世界最之。这个大坑截面圆直径63米,面积达3200平方米,足以装下整座黄鹤楼。


南锚碇主体为地连墙结构,施工主要分为底板浇筑、填芯和隔仓施工三大工序,其中10米底板浇筑为底部基础,完成后同时进行填芯和隔仓施工。“填芯和隔仓钢筋总用量达到1600吨,共计浇筑混凝土约12.6万方。我们测算了一下,整个南锚碇的重量达到了约50万吨。”张国浩表示,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克服了交叉施工、连续施工等困难,积极克服地质条件技术难度等因素,比原计划提前16天完成了填芯和隔仓施工。


当前,南锚碇正在进行锚固系统安装和顶板施工。顶板施工共分3层混凝土浇筑,目前正在进行第二层钢筋绑扎,预计11月底浇筑第三层。第三层浇筑到1.4米时,锚碇将与地平面平齐,锚碇将全面转为地上施工,完成传统意义上的“出土”过程。


南京仙新路长江大桥为中国第一大跨度悬索桥,其跨江主桥跨径1760米。这一新通道距上游南京长江二桥约5.9公里,距下游南京长江四桥约4.3公里,工程江南段途径新尧片区,衔接仙林副城,江北段途径化工园和龙袍新城玉带片区,连接六合副中心,是连接南京经开区及江北新区的一条重要的过江通道。

仙新路长江大桥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将南京城东片区包括紫东、仙林大学城、经开区与江北的化工园、六合区龙袍街道联系得更加紧密。由于途经化工园区,危化品运输车辆较多,未来,仙新路过江通道也将成为南京首个可通行危化品车辆的过江通道。  通讯员邱才华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视频:陈金刚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