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了!11月22日上午,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南锚碇前顶板第三层浇筑至1.4米,完全与地平面平齐,这标志着这座国内最大跨度悬索桥的南锚碇地下施工全面转为地上施工。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是目前国内最大跨度的悬索桥,主桥跨径1760米,是主城连接南京经开区及江北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而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南锚碇,是大桥最重要的受力结构之一,如同一个“大秤砣”,起到稳稳拉起整座大桥的作用。
为了牢牢拴住大桥,仙新路长江大桥的南锚碇基坑开挖深度达58.4米,为同类型基坑世界之最。这个“大坑”截面圆直径63米,面积达3200平方米,足以装下整座黄鹤楼。
南锚碇主体为地连墙结构,施工主要分为底板浇筑、填芯和隔仓施工三大工序,其中10米底板浇筑为底部基础,完成后同时进行填芯和隔仓施工,于今年10月完成施工,进入锚固系统安装和前顶板施工阶段。其锚固系统由后锚梁和锚杆组成,均采用钢结构制作,后锚梁埋于锚碇填芯混凝土内,锚杆一端连接在后锚梁上,另一端伸出锚体前锚面,与主缆索股相连接,将锚碇和主缆紧紧连接在一起。
“目前,我们后锚梁已完成施工,正在安装第54根锚杆。锚杆一共有206根,预计明年1月全部安装完成。” 南京仙新路过江通道A3标项目负责人张国浩告诉记者,截止11月22日上午,总体量超50万吨的南锚碇‘破土’而出,高度已与地平面平齐。前顶板封顶后,按照施工计划,下一步将进行散索鞍支墩施工,预计明年7月完成锚体结构施工。
仙新路过江通道江南段途经新尧片区,衔接仙林副城,江北段途经化工园和龙袍新城玉带片区,连接六合副中心。由于途经化工园区,危化品运输车辆较多,未来,仙新路过江通道也将成为南京首个可通行危化品车辆的过江通道,预计2024年建成通车。
通讯员邱才华 刘荣臻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石小磊
校对 徐珩
编辑 : 潘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