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早的乐器贾湖骨笛亮相盐博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21-12-31 12:47
盐城市博物馆“和韵天下——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跨年大展正式开展


八千年前的贾湖骨笛,夏商周时期的钟鼓磬瑟、管箫琴笙,汉唐时期乐舞百戏……华夏民族素有“礼乐之邦”之称,中原地区更是华夏音乐文化的发源之所在。中原传统音乐,像一条历史的长河,从细流涓涓到波澜壮阔,其中无数创造者用智慧构成心灵的和声。中原大地上发现的古代音乐文物不仅类别丰富,且发展谱系完整,从新石器时代早期直至宋元明清,源远流长,延绵千载。
12月31日,由盐城市文化广电和文旅局指导,河南博物院、盐城市博物馆、盐城市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盐城翰墨丹青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的“和韵天下——中原音乐文物瑰宝展”正式开幕。


该展览从数十年来出土的河南音乐文物中撷取76组、共计182件精品。展览分为“远古回响——史前音乐”“金声玉振——夏商周音乐”“瑰姿逸音——汉魏音乐”“盛世风华——隋唐音乐”“余韵悠扬——宋元明清音乐”五大部分,通过丰富的精品文物串联起中华音乐文化的时代脉络,还原一个传承了8000多年的音声世界,展现中国古代音乐千古不泯的魅力。
此次展览共计展陈一级文物12组。其中央视大型文博探索节目《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国考古大会》等推荐的国宝级文物——贾湖骨笛——也将首次亮相盐城。贾湖骨笛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贾湖骨笛的发现改写了中国音乐史。除国宝骨笛外,夏商周时期的青铜类乐器特镈、石编磬、王孙诰编钟,汉晋隋唐时期的大量乐伎舞俑,北宋三彩听琴图枕等都震撼亮相盐博特展厅。
音乐是一种随演唱、演奏立即消失的“时间艺术”。为让观众能够零距离接触国宝,感受中原文化的恒久魅力,此次展览,盐城市博物馆还特别邀请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来盐演出。华夏古乐团成立于2000年,其作为河南博物院音乐文物陈列的延伸,将沉寂了千年的音乐文物与无形的音乐文化遗产相结合,对中原音乐文物进行复原研究,对古代乐谱、服饰以及演出场景进行舞台化复原和重构。
“让文物奏乐,让文物唱歌,让文物跳舞”。盐城市博物馆将展厅与舞台演绎相融合,打造沉浸式展演空间,同时复原“魏晋风雅”“霓裳羽衣”“宋元勾栏”等音乐情境,让观众能零距离与文物“对话”,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原音乐文化。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22年3月31日。盐城市博物馆还将围绕展览打造展演、社教及文博知识讲座等系列活动。
通讯员 席莹莹 扬子晚报记者 施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