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黄山“洋女婿”自创臭鳜鱼披萨乐翻网友:为讨老婆、丈母娘欢心?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1-09 19:18

近日,一名美国小伙自创的臭鳜鱼披萨受到网友调侃,这道菜是他在黄山参加烹饪大赛时展示的。网友们调侃的不仅是这道菜的味道,还有他说的一句话。

当奶酪和臭鳜鱼相遇做出披萨,散发出来的味道你能够想象吗?有人调侃说“已经能想象到披萨发源地意大利人的表情了”,也有人被他那句“做这道菜是为了讨好老婆和丈母娘”逗乐。近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这个小伙——卓文,听他讲了讲这其中的故事……

“洋女婿”自创臭鳜鱼披萨

亮相烹饪大赛受网友调侃

2021年12月30日,中国(黄山)徽菜产业发展大会暨徽菜美食嘉年华在黄山屯溪开幕。其中,徽州臭鳜鱼烹饪大赛环节,众多徽菜非遗传承人和知名餐饮企业的大厨纷纷展示徽菜精湛的烹饪技艺。而同台竞技的一名美国小伙格外引人注目,他戴着高高厨师帽,作品是一道臭鳜鱼披萨。

卓文参加烹饪大赛

臭鳜鱼作为徽菜的扛鼎之作,闻起来“臭”,烹制后吃起来香。这一“臭”一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虽说魅力无穷,但不能接受的人还是觉得“味大”。能将臭鳜鱼和奶酪相结合做出披萨,真可谓是脑洞大开,很多观众也是第一次见。

卓文参赛的臭鳜鱼披萨

为何选择做臭鳜鱼披萨?接受采访时,卓文说这是他新创的拿手菜,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讨好丈母娘和老婆。同时,他觉得选这道菜参加比赛比较符合他的身份,“作为一个美国人,我非常爱吃披萨,而作为一个新黄山人,也非常爱吃臭鳜鱼。我觉得把两者放一起,可以更完美地展现中西结合。”

卓文是一名外教,也是一位黄山女婿,为了学习徽菜还专门拜了师。

操着一口流利的中文、黄山“洋女婿”、臭鳜鱼披萨、讨好丈母娘……有这些标签加持,卓文的做菜视频在网络传播后,很快引发网友关注。有人调侃“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味”,“我已经能想象到披萨发源地意大利人的表情了”;有人被他的“讨好”逗笑,也有人惊叹于卓文“中文说得好好”,看着他一脸幸福的样子,认为他“在中国一定过得好高兴”。

臭鳜鱼披萨操作程序不复杂

吃起来“香味在嘴巴里爆炸”

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一个外国人为了讨好丈母娘和老婆,自创如此“味大”的披萨,操作程序复杂吗?味道怎么样?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联系上卓文,他很乐意分享做菜心得。

卓文说,用臭鳜鱼披萨参加比赛是自己的唯一选择。“单纯地做臭鳜鱼,我肯定比不过那些大厨们,也体现不了我的外国人身份特点,于是就剑走偏锋,将最著名的徽菜代表菜和西方人普遍喜爱的披萨融合到一起。”他自称是料理界的“黑魔法师”,对于这道中西融合创新菜是否能拿奖并不在意,借机展示自己厨艺就让他很开心。

卓文在制作臭鳜鱼披萨

臭鳜鱼披萨操作程序不复杂,但卓文做得挺讲究。第一步发面团,要提前24小时发;第二步是烧臭鳜鱼,加五花肉、冬笋、辣椒、高汤、酱油、料酒,一样不能少;第三步就是收汁,用烧臭鳜鱼的酱汁作为披萨的酱汁;最后把鱼掰成大小合适的几块放上去,点缀双色辣椒,进入披萨烤箱四五分钟就可以了。卓文介绍,其中的难点在于烧臭鳜鱼时要掌握收汁火候,要收得刚刚好,不能太水,也不能太稠,浇在披萨上才有一个准确的口感。

对于自己的作品他极力推崇,“这香味在嘴巴里爆炸了,是奶香味与臭鳜鱼的完美融合。”卓文第一次吃臭鳜鱼是在2015年,形容当时的感受,他说:“闻起来臭臭的,但吃起来很香,肉质酥嫩,我一点都不抗拒。”

卓文品尝自己做的臭鳜鱼披萨

至于“做菜的最初目的是为了讨好丈母娘和老婆”,卓文笑言那只是玩笑。“为心爱的人、为家人做菜,是一件很开心的事,让他们更容易接受我。准确地说,是为了融入当地的文化。”卓文告诉记者,他拜师学习徽菜是认真的,遇到做菜方面的问题总会虚心请教他人。

第一次来中国就爱上这里

第二次来了就再不想离开

卓文今年32岁,在中国已生活了12年,目前在黄山学院当外教。无障碍的中文交流中,卓文向记者讲述了这些年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

卓文的母亲是一名老师,2006年暑假获得一个来中国江苏参加英文集训的机会,于是就把想学中文的卓文带来生活了一个月。卓文说,正是那次经历让他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卓文第一次来中国就爱上了这里

“在上海玩了一个星期,到南京集合后,妈妈被分配到宿迁的一所大学。”卓文至今记得在宿迁度过的两星期,“每天都陪妈妈去学校,协助她的工作,与大学生们一起上课。我的中文名字‘卓文’就是一个辅导我中文的大学生起的。”随后,卓文跟随妈妈去连云港呆了一个星期,在那里卓文结识了一名中学英语老师,一直到现在还保持联系。说起第一次来中国的感受,卓文告诉记者:“那时候感觉什么都很新奇,超出我的想象。中国人特别热情,特别欢迎我们,他们总想把最好的东西给我们。”

时间到了2010年,正在美国读大学的卓文决定休学一年,来中国走走看看。彼时,他在成都郊区的一个幼儿园做志愿者,每天和孩子们愉快地玩耍,周末就到成都市区玩。“很喜欢那样的生活,很喜欢认识的新朋友,完全沐浴和沉浸在新的文化和新的世界里,到期就不想回美国了。”卓文说,后来他选择到四川大学学习中文。

卓文与妻子合影

卓文告诉记者,他的父母有着和他相似的人生经历,所以非常支持他的决定。“他们都是在十八九岁时出国求学,都是学习语言。我父亲是法国人,22岁随母亲移民美国。”在成都学习期间,卓文在一个音乐节上,与同在成都上大学的黄山姑娘相遇,因为彼此三观相合,很快发展成情侣关系。2015年,卓文的妈妈从美国来中国,卓文与女朋友一起陪妈妈在中国多个城市旅游后将最后一站定在黄山。看到黄山山清水秀,又充满了人文气息,卓文一下子就被吸引了,他觉得这就是理想中的远离喧嚣城市的世外桃源。

毕业两年后,卓文跟着女友回到黄山定居。2019年,二人举办了婚礼,有20多位亲朋好友从美国赶来中国为他们送上祝福。

卓文与妻子合影

开设短视频账号分享做菜过程

在中国生活经历令美国朋友欣赏

成为黄山女婿后,卓文更加痴迷于中国美食文化,不但拜师学习徽菜,他还将自己的做菜过程发到短视频平台与网友分享。他的作品以家常菜为主,比较拿手的有红烧肉、冬笋炖火腿和牛腩炖萝卜等,网友们在评论区与他交流,共享烹饪心得。

对于中西方美食文化对比,卓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中国餐桌上的蛋白质更丰富。“西方菜每餐只有一种肉,而中餐就可以同时上牛肉、鸡肉、猪肉等。”卓文说,曾经比较挑食的他在中国治好了 “挑食病”,以前吃火锅时比较抵触的动物内脏现在也爱吃了。

卓文与妻子、丈母娘合影

卓文除了喜爱美食,还喜欢旅游,他已经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他告诉记者,自己在中国的生活经历让很多美国朋友欣赏,这些年很多亲戚朋友来中国旅游,父母和姐姐更是多次前来,而且来了就不想走。卓文表示,他已经习惯了在中国的生活,未来希望创新更多中西结合的菜品,做中西美食文化的桥梁。

紫牛新闻记者|陈勇

编辑|万惠娟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视频来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