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七彩语文》杯”江苏省第二十届“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决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省13个大市2000余名选手通过预赛、复赛的逐层选拔,于各赛区决赛现场集结,同台竞技。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中学高三的刘少杰荣获省特等奖第一名,陟伊蕊获得省一等奖。
“《七彩语文》杯”江苏省“中学生与社会”作文大赛,是江苏省教育厅批准的全省中小学生竞赛活动之一,迄今已举办了二十届。该赛事是江苏省内最有影响力的作文大赛之一。本届作文大赛经过校内预选、区选拔、市选拔,西交大苏州附中共有3名同学代表苏州市参加省级现场决赛。刘少杰脱颖而出问鼎省特等奖,排名特等奖第一,陟伊蕊同学获得省一等奖。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看似说着相同的语言,但实际上每个人又都说的不是相同的语言,找到了相同性,人们便找到了知己,找到了情感的寄托,不幸的是很多人在追求相同性的过程中却产生了更多误解和误会。”刘少杰同学认为,写作恰是消除误解的最有效的方式。“这期间有焦灼、有痛苦、有期望、有欣喜,但不能操之过急,更不能停留于表面,因为所有的深刻都是积淀出来的——这也正是我们中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吧。”
刘少杰表示,写作是想用墨水在纸面上刻下自我的觉知和体认,这些笔墨在刻画中逐渐超然于本体的限制,将一种触觉、视觉、嗅觉和思维流淌到木质纤维中。无论我是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于什么样的时空,用真诚的文字镌刻真诚的灵魂是我永远的追求。“我还觉得写作是一种保存自己和证明自己的方式,写得越多,越能在纸面上看到自己真实的模样。我们想留下什么,就会成为什么,所以写作创造了第二个自我。”
西交大苏州附中副校长司庆强是刘少杰的语文老师,对于少杰同学荣获全省决赛特等奖第一名,他一点也不意外。“之前作文大赛,他总能问鼎,每次我从未意外过。”司校长介绍,刘少杰谈吐儒雅、酷爱读书,书读得极杂,尤其喜读哲学,读得又深又活。这默默涵养了他沉思冥想的品质。他习惯于凝视着文字、生活、自我、人生和世界,把思想凝成美好的文字,或者说他的文字表达的就是他新鲜而深刻的灵魂。写作于少杰而言,是言说的生命欲求,是自由本真品性的流露,是自我实现的幸福旅程,也是恒久的德性修炼。
作为江苏省高中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基地,西交大苏州附中语文组历来重视专题阅读、思辨读写课程的开发,倡导自由阅读、自由写作和读写一体的语文学科建设,近年来学生多次斩获包括全国创新作文大赛、叶圣陶杯全国作文大赛、语文报杯全国作文大赛的最高奖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校对 徐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