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日趋改善,中华花鳅再现宿迁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2-21 18:16

“快看,是中华花鳅!”,望着宿迁沭阳岔流新开河刚刚捕获的3尾中华花鳅,水生生物多样性调查组负责人王明强难掩兴奋之情。据悉,去年11月以来,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调查团队针对宿迁市水生生物多样性开展了详细的调查。完成了45个断面的鱼类和62个点位的底栖浮游动植物样品采集,目前,样品正在紧张鉴定分析中。



据《江苏鱼类志(2006年)》记载,中华花鳅是花鳅属的小型鱼类,对水质要求高,喜栖息在水质澄清、缓流河段的底层,以底栖无脊椎动物为食。江苏省南北均有分布,但因水质污染等问题,现已十分罕见。

沭阳岔流新开河调查中拍摄的中华花鳅

生态系统恢复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看生物多样性是否得到改善。沭阳县再次发现环境指示物种——中华花鳅,充分说明宿迁市生态环境日趋改善,让许多濒危的“老朋友”近年来得以繁衍生息。据南京大学环境规划设计研究院团队介绍,本次调查还发现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国淡水蛏,珍稀水生生物鳜、刀鲚、中华绒螯蟹等。

国家二级保护物种——中国淡水蛏

中华绒螯蟹

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