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哎,你看的什么电视剧?这两人吵什么?
女:为孩子吃饭没规矩吵起来了。
男:能吵成这样?
女:从孩子就吵到别的事上去乐。对了老公,有个事我得先跟你说说。
男:啥事?
女:就是咱们这孩子吃饭没规矩的事,明天我得在餐桌上好好的发一发火,我先跟你说了,你心里有个数。
男:啊?
女:就今天幼儿园老师打电话给我了,说咱小孩在那吃饭,所有小朋友都吃完走了,就他一个人坐那数米粒,
男:你好好说说他不就行了吗,发什么火呢。
女:我说?我说管用吗?每次我一说你妈就在那护着,你看他在家里头吃饭,有哪一天是规规矩矩的吃的,你爸你妈恨不得把那饭碗端到他脸前了,他吃一口夸一下的这还了得。
男:哎,咱爸咱妈不就是疼孙子吗。
女:疼孙子有这么疼的吗?他小的时候不给他立规矩,他大了谁管得住他?
男:哎,有那么严重吗,不就是吃饭慢点吗,
女:以小见大你晓不晓得,他现在就没有时间观念了,等到他上了小学了天天迟到吗难道?
男:好好好好,都听你的。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张雯:这位妈妈说要给孩子吃饭立规矩,虽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规矩到底怎么立,却是门大学问,可不能像电视剧《相逢时节》中那样,在孩子面前爆发一场骂战。
我们相信所有父母给孩子定规矩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在执行规则中,底线是严厉的,但我们的态度是温和的,为孩子立规矩并不意味着父母居高临下地要求孩子,而是与孩子形成友好合作的氛围。
有的家长在为孩子制定规则时会走入误区,那就是“要求的规则必须做到”,其实啊,很多孩子是真的做不到,比如要求孩子学习用筷子,有的孩子精细动作发育比较晚,他无法完成这个夹菜的动作,就会表示想用勺子吃。小孩的反抗有时候是家长的感受,而并非来源孩子的主观意愿。所以在为孩子制定规则中,也尤其需要注意灵活调整规则要求。
与电视剧不同,这位妈妈在教育孩子时,遇到的“拦路虎”来自爷爷奶奶。这里啊,也教大家一个原则:家长是育儿中的第一责任人,同时也应拥有第一话语权。当我们发现,孩子为了突破家庭规则满足不合理要求转而向爷爷奶奶求助,而爷爷奶奶总是轻易满足时,首先父母要开始与爷爷奶奶沟通,同时要握住在教育中父母的话语权。
同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的心态应保持一致,情感上的支持与理解,原则底线上的制定与坚持,这些对孩子的成长而言非常重要。坚持原则是为了教育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以适应社会,而情感的支持则给了孩子爱的安全感,让他保持身心的健康。
策划:冯秋红、王睿
剧本:王睿
拍摄:杨国恒、陈金刚
出镜:沈昭、张晨瑆
后期制作:肖甜、赵岑、曾宏亮、冯晨禛、王昊卿(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