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开通的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有效为苏通大桥减负。3月22日,南通与苏州间又一过江通道迎来好消息,连接海门和太仓的海太过江通道公路部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省发改委批复。
翻开江苏省过江通道规划图可以发现,海太过江通道位于苏通大桥下游约8公里处,其公路部分为通州湾至常熟高速公路的过江设施,铁路部分是如通苏湖城际铁路的过江设施。此次工可批复范围为公路部分。
记者从南通市交通运输局获悉,工可取得省发改委批复后,将继续加快推动初步设计、设计专题、施工图设计。
值得关注的是,海太过江通道是国内最大直径、最长距离穿越长江的公路盾构隧道,堪称长江公铁“第一隧”。
其中公路隧道全长约11.2公里,盾构段约9.3公里,隧道外径16米,是国内最大直径、最长距离穿越长江的公路盾构隧道,具有“长、大、高、深”的特点。项目计划2022年底前大临工程开工建设,隧道建设总工期约72个月。
从具体走向看,海太过江通道起自沪陕高速公路叠石桥互通东2.7公里与沪陕高速公路交叉处,向南连续上跨宁启铁路、南通港通海港区至通州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一期工程(在建)后,向西南方向上跨浒通河、沿江公路,于叠港公路西侧布线,在海太汽渡西以隧道形式穿越长江,在白茆河口东侧上岸,上跨346国道后,止于沪武高速公路董浜枢纽互通东5.5公里处。
项目全长约39.2公里,北接线(南通段)长约15.8公里,南接线(苏州段)长约12.2公里。全线按双向六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置天补(枢纽)、海门西、海门南、碧溪、支塘(枢纽)互通式立交5处。
海太过江通道的建设对贯彻落实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和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承担苏通大桥复线及过江交通分流功能,完善区域路网布局,推进扬子江城市群建设和跨江融合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项目是江苏省唯一一个直接沟通海港与江港的通道,能够有效支撑江海联动发展。同时,作为南通新机场南北向集疏运通道,支撑机场加速发展。项目建成后将支撑江港、海港、空港的一体化运作。
通讯员 徐华慧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石小磊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严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