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丽逛菜场| 南京蔬菜保供基地不简单 一年四季看它如何力保本地菜新鲜上餐桌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3-27 21:25

春天吃南京人最喜欢的“七头一脑”,秋天吃本地产的“笨”菠菜,初冬吃本地经霜的矮脚黄……在南京,吃到这些时令菜不稀奇,可是你有没有好奇过,在高温、严寒等本来不适合蔬菜生长的季节,为啥南京本土也有源源不断的新鲜蔬菜上市?

在浦口、六合、江宁、溧水等地,藏着很多规模或大或小的农场、农业公司,从常规的露天种植到蔬菜大棚再到完全现代化的“植物工厂”,这些本土蔬菜保供基地四季“接力”供应新鲜蔬菜,成为南京市民的“菜篮子”拎得稳的源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菜场里的本地蔬菜

本地露天菜品尝老味道

“这茼蒿就是我们自己家种的,买点?”在浦口珠泉农贸市场的一家蔬菜摊位上,摊主小张告诉记者,眼下不少菜是自家或者亲戚家菜地种的,本地产、本地销,非常新鲜。

在浦口、江宁等涉农区的菜场里,如果留心询问,不难找到这种“双重身份”的商贩——他们自己或亲戚家里有或大或小的菜地,再到附近的菜场里租一个摊位,卖批发市场进的外地菜,也卖时令本地菜。小张告诉记者,去年11月,北方蔬菜产地受恶劣天气影响大规模减产,南方地区的菜价也随之上涨,尤其是菠菜的价格,一度卖到十五六元一斤,而她家的“笨”菠菜没有进货成本上涨压力,就便宜得多,熟悉的回头客专门到她的摊位来买。

本地的露天蔬菜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符合“老南京”的口味,比如,霜打过的矮脚黄最为甜糯,本地的“笨”菠菜个头小却鲜嫩,老品种的粉冬瓜煲汤最好喝。

大棚里刚刚采收的生菜

大棚菜一年四季不断档

点将台农贸市场是江北片区最大的批发市场,江北片区的小商贩们不想大老远跑去众彩,就会在这里拿货,浦口、六合的一些蔬菜种植大户也会定期到这里供货,位于浦口永宁的乾青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是批发供货大户之一。

乾青有200亩钢架大棚,是南京市农业农村局统计在册的本地蔬菜保供基地之一。连片的大棚,栽种得整整齐齐的一排排各种叶菜,只是看看就能感受到那种丰收的喜悦。乾青总经理贺善成告诉记者,乾青的大棚主要种植叶菜,是比较传统的大棚,实用性却很强,冬季可以保温,夏季可以遮阳、通风,解决了南京冬夏两季不适合种植蔬菜的问题。

贺善成说,蔬菜大棚一年四季的产量都很稳定,一个月差不多能产出20多吨的蔬菜,基本上全部供应给南京市场。

植物工厂

蔬菜水果也有“工厂”

如果说乾青的蔬菜大棚还属于比较常见的农业模式,那么30公里外的“植物工厂”可以让人充分认识到现代科技的力量。

“挑高”极高、采光极好的温室大棚,配有温度、湿度感应等物联网系统,有湿帘风机调控湿度,浅层水培的苗床可以自动补充营养液,生菜、菠菜、茼蒿等等蔬菜以“治愈强迫症”的整齐队形排列在苗床上,桥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植物工厂有一种工业化、标准化的美感,同时又不失植物本身的灵动和勃勃生机。叶菜温室的隔壁的番茄温室采用的是土培,硕果累累的植株也能看出自动化、精细化管理的优势。

“两个温室一天能产出300公斤的蔬菜。”桥丰总经理陈洪告诉记者,植物工厂在南京还不多见,通过自动化管理、环境控制和优良品种选择,植物工厂里的蔬菜没有病虫害,也就不需要施用农药,蔬菜产量和营养成分含量都很高。以番茄为例,9月种下去,次年2月收获第一批果实,一直到6月整个植株都是“无限生长”的状态,一株能稳定产出8斤果实。

作为南京的蔬菜保供基地之一,桥丰近期生产的叶菜和番茄主要供应给一些封控、管控区或者一线防疫人员,如果您最近在居家隔离中收到的蔬菜每一棵都“模样标致”、口感好,仿佛是按照严格的数据来生长的,那说不定就是来自于植物工厂。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