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南京这家网红咖啡店有喜了!记者打卡聆听了一个“一见钟情”的故事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5-08 20:17

在南京,有一家“台湾小哥哥为女朋友开的咖啡店”——clip coffe,许多人被这样有爱的故事吸引,纷纷前来打卡喝咖啡。

近日,故事的两位主人公在咖啡店前拍起了文艺温馨的婚纱照,现在他们既是婚姻伴侣,也是“搬砖”合伙人,共同经营着属于自己的咖啡馆。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这家“爱情咖啡馆”,听老板老板娘讲述他们相识相恋的故事。他们说:“南京是我们各自奔赴了800多公里的共同目的地,三年里,我们认识了很多朋友,客人,合作伙伴,共同书写着‘爱情咖啡馆’的故事,并不断成长着……”

记者打卡“爱情咖啡馆”

听老板老板娘讲述爱情故事

最近,南京街头的一家咖啡店的玻璃窗上张贴着一个大大的“囍”字。春末夏初的南京,迎着和煦的风,骑车经过这条小巷,循着咖啡香气,不经意瞥到红艳艳的大字,总是会心一笑:家有喜事啊!

图片

咖啡店老板老板娘在店前拍婚纱照

再一打听,原来是clip coffee咖啡店的老板和老板娘结婚啦。其实很多人知道这家店源于一条此前偶然被客人传播的短视频——《台湾男生为女朋友在南京开的咖啡店》。在这个故事里,小林因为爱情奔赴800多公里从台北到南京这个陌生的城市为女朋友小宋开了一间小小的咖啡店。咖啡店的老板娘宋雪薇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她和小林的故事要从2016年说起。

在施府桥71号,路边层叠的树影后有一间白色立面的咖啡馆,这就是clip在南京最大的一家门店。它有左右两个空间,站在入口门廊处,向左顺着几级台阶而上便是售卖咖啡和面包的柜台,而右侧空间更大,有着明净的大窗户。这是一个雨天,透过木头边框的玻璃窗,看着宽大的绿植叶子被雨淋得湿答答的,坐在其中,能够感受到一种隐于市的宁静感。

图片

图片

咖啡店门头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宋雪薇和林少怀,听他们讲述这六年在南京“孕育”爱情与咖啡的故事。

南京姑娘,新北小伙

在旅途中一见钟情

今年33岁的宋雪薇是一位南京姑娘,她从四川美术学院版画系专业毕业后,曾在北京从事艺术品拍卖工作,因为工作性质比较自由,她可以一边出差工作一边玩。2016年4月,小宋独自去台湾旅行,大学同学知道后便介绍了一个“地陪”,就是小林。和小宋同龄的林少怀是新北人,是一位懂得机械维修测试的工科男生。

“我是他遇见的第一个大陆人,他也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台湾人。”宋雪薇说,他们俩一见面就很聊得来,“在台湾的几天时间,小林除了尽地主之谊带我去了很多当地特色的景点,吃了很多地道的小吃,也会畅谈关于两岸不同的生活习惯,不同的成长经历和当下年轻人不同的想法观念等等。认识的第一天,我们在士林夜市从晚上七点一直聊到凌晨四点。”小林的礼貌热情,小宋的直爽开朗,初次见面的两人已对彼此产生好感。

图片

初次见面的两人对彼此产生好感

小宋离开台湾的前一天,小林甚至请了一天假,带着她去九份玩。两人从九份一路到南港夜市,又从东区一路走到敦南诚品书店,“最后只是坐在诚品书店门口的台阶上玩干瞪眼,也让我们感到无比开心。后来我才知道,这一天大概是小林这辈子走过最长的路。”这一次旅行让他们的关系迅速升温。

图片

小林给小宋做“地陪”

回到北京后,小宋和小林依旧每天保持着联系,度过了一段“暧昧期”。“有一天看新闻说花莲发生了挺严重的地震,我给他发信息一直也没回,打电话没有人接,情急之下我就订了张第二天的机票,后来发现他只是睡过了。”确认小林没事后,小宋就将机票改签了,她清楚地记得,那是5月26日,她从北京出发,在澳门中转去了台北,第二天一早便给小林发微信问他早饭想吃什么,然后直接带着豆浆油条去了小林家楼下,给了小林一个巨大的惊喜,也是这一天,他们正式成为男女朋友。

“南京是我们各自奔赴了

800多公里的共同目的地”

“我的2016年就是北京-台北两地跑”,这一年,宋雪薇和林少怀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在游玩中加深对彼此的了解。

图片

小宋和小林一起旅行

因为两地的距离实在太远,小宋常常得在香港或澳门中转。2017年,正好有了一个回到家乡南京的工作机会,想着这样与小林的距离会缩短一半,小宋便选择回到南京上班。但因为这份工作需要坐班,不能再那么频繁地飞去台湾,于是小林决定在那年底搬到南京生活。

“所以这并不是一个小林单向奔赴的故事,而南京是我们选择各自奔赴了800多公里的共同目的地。”宋雪薇说。

2018年,两人开始在南京创业,他们首先和一家画廊合作,尝试将艺术空间和咖啡相结合,其间他们还结识了许多艺术和咖啡行业的朋友。后来为了强化空间中艺术的部分,画廊决定削弱咖啡元素。“我们很喜欢一起做咖啡的感觉,当时南京的独立咖啡店还不多,所以我们就想打造出一个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甚至故事的咖啡馆。”

图片

小宋和小林一起做咖啡

于是二人决定在南京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宋雪薇做了一个“商业计划书”,林少怀则回到台北,专门学习如何做咖啡。为了选到一处合适的地址,他们一起骑着车溜遍了南京城里的大大小小的街巷。2019年6月,属于他们自己的第一家转角咖啡店终于在珠江路的双井巷内开张了,起名叫clip,回形针。

“之前喜欢美国概念艺术教父John Baldessari的摄影作品《Goya:AND》:一张回形针的照片下写着一个单词:AND。至此‘回形针’开始被赋予意义的空间,图像便可成为文字的载体。而回形针本身小巧而务实的形象正是我们最初所期望传达的‘咖啡和生活的回形联结’,希望我们的咖啡馆能将社区的人们联结起来,是个有人情味的地方。”

既是伴侣也是“搬砖”合伙人

吵出来的好感情和金点子

开店的最初三个月,他们两人从早到晚地守店,当顾客听到林少怀的口音时,总会好奇地问上一两句,慢慢地,随着客人的口口相传,“一个台湾小哥为女朋友开咖啡店”的故事就这样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开了,咖啡店也一夜走红。随着去珠江路门店的顾客越来越多,亲自制作咖啡的二人已经承受不了这么多单量,他们开始招纳新人,组建团队。

图片

店员在制作咖啡

宋雪薇喜欢称林少怀为“搬砖”合作人,这源自二人此前相处的小故事。“那时候的小林热衷于刷微博学习很多大陆的网络用语,来拉近我们之间的距离,闹出了很多笑话。比如当我知道小林休息在家的时候,我会发微信调侃他:‘今天不搬砖啊?’,‘不用啊’小林这样回答了几次之后终于忍无可忍:‘我就不是做搬砖工作的,为什么总是这样问?’我这才想起和他解释‘搬砖’就是‘工作’的意思……”回忆起相处初期的片段,宋雪薇笑了起来,那时他们谁也没想到之后会一起在南京“搬砖”。

三年来,“搬砖”的过程中小宋和小林也从情侣变成了夫妻,从最初只经营着一家小小的街角咖啡店,到现在思考要打造一个受大家喜爱的咖啡品牌。有人说婚姻就像是合伙经营一间公司,爱是公司的内核,而保持独立人格的同时又能互相包容与承担。而他们既是婚姻合伙人,也是“搬砖”合伙人。

图片

他们既是伴侣,也是合伙人

常常会有人问,一起工作会吵架吗?“吵哦!天天吵!”谈起吵架,林少怀笑着脱口而出。一般来说在工作中,美院出身的宋雪薇负责“好看”,工科生林少怀负责“实用”,但即便有着一些明确的分工,两人也常常会争吵到面红耳赤,有时还会委屈到生气。“但我们很多好的点子都是在争吵中诞生的!”林少怀感慨道,爱人间相处不要惧怕吵架,这反而是一种互相找寻共识的基本方法,只是不能说狠话和冷暴力。

谈及上一次激烈的争吵,林少怀显得有些害羞,“上一次应该是我吵着说想家,说创业压力好大,想回家了。”性格敏感细腻的林少怀从小没出过台湾,因为小宋才来到南京一起创业,已经2年没有回去了。其实和爱闯荡、乐观直率的小宋不一样,自己是一个喜欢安稳的人,现在每天都在和自己的舒适圈打架,常常感到焦虑,生气起来会嚷嚷着说“我不干了,我要回家”这样的话。“不过那些话都是气话,因为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就是和她在一起,所以她在哪里,我就会在哪。”

“如果说夫妻共同搬砖有什么好处的话,那可能就是相比一般合伙而言,我们会更清楚彼此的底线与想法,在每一次的争执中总有新的奇思妙想,让我们更加了解和接近彼此。”宋雪薇说。

桂花牛奶的隐藏菜单

想借咖啡“连结”周遭

这个5月,二人原本计划前往云南举办婚礼,现在因为疫情延期了。他们就索性在这个南京最好的季节,在clip coffee各门店拍摄起婚纱照。穿上轻盈的小礼裙、帆布鞋,戴上洁白的头纱,用了一天时间“打卡”4间门店,而摄影师就是店里的咖啡师,客人,朋友,外卖骑手,送货师傅这些与他们每天息息相关的人们,与他们一起合影留下充满生活气息的珍贵相片。最近还在店里派发喜糖,与大家分享这份幸福与喜悦,来客在门店可自取,一同来沾沾喜气。

图片

他们与客人、朋友等合影

宋雪薇指着婚纱照里的一个小男孩介绍道,他家就住咖啡店对面,他的妈妈是个幼儿园老师。这三年,我们看着小朋友成长,我们刚开店时,他连站着都不稳,然后到现在可以跟我们聊天。自从开起咖啡馆,他们借着咖啡和身边的人连结了起来。“之前还有一位小女孩总爱来店里,因为年纪小喝不了咖啡,知道她特别喜欢桂花蜜,我们就为她做了桂花牛奶,可以说是为她专门设置了一个‘隐藏菜单’。她现在也经常来,这三年我们看着她从一个小学生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

所以他们不仅把自己的故事放进咖啡馆里,也借着咖啡联结了周遭。“在我们看来,拍摄婚纱照的那天也是平常的一天,因为门店忙碌,我们拍到一半还进吧台帮忙打包了好一阵儿。这就是我们想象中这一天本来的样子,如同寻常,却因平凡而闪光。我们的生活始终与咖啡连结,而我们更希望通过一杯咖啡连结身边人的美好生活。”

林少怀说,提起南京,人们往往最先想到“六朝古都”,希望自己来到这里,为爱人的家乡创造一些更多的标签。“因为南京年轻人很多,也都散发着青春朝气,南京是一座生动活泼,充满人情味的地方。我希望我们的咖啡馆能表达出这样的氛围,和同行一起为南京构建一个友善充满活力的咖啡行业。”

在这里,宋雪薇和林少怀孕育了许多有爱的故事,他们还在不断学习成长,继续书写着更多生动的南京咖啡馆的故事。

紫牛新闻见习记者|笪越 陈燃

实习生|谢啸轩

编辑|万惠娟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视频图片素材:记者拍摄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