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2日本报曾报道过汤老先生
村里给汤老先生送来的长寿金
五一假期前,扬州市广陵区沙头镇三星村汤乾余老太爷过108岁生日。由于疫情原因,各地亲朋和乡邻无法前来祝寿,老人对此表示理解,寿辰当日显得开明淡定。108岁,也是民间所说的“茶寿”,极其罕见。紫牛新闻记者在扬州采访获悉,如此高寿的汤老太爷生活能自理,每天都运动,不但是扬州最年长的男性寿星,也是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罕见的“健康寿星”。通讯员 曹茂植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网红
104岁时曾跳了一段“魔性舞蹈视频”
在沙头,汤老爷子是响当当的名人。从100岁开始,老人就出了名。4年前,老人还因为一段“魔性舞蹈视频”走红。在抖音上,老人扭着腰跳舞的小视频为他积攒了大量人气,很多网友关心关注老人的生活起居。以往每次生日临近时,大家纷纷打听、询问,自发前往祝寿。既沾“喜气”,也想讨教些健康长寿的秘笈。
据了解,茶寿,是108岁的一种雅称。“茶”字的草字头即双“十”,相加为“二十”;中间的“人”分开即为“八”;底部的“木”即“十”和“八”,中底部连在一起构成“八十八”;加上字头的“二十”,一共是“一百零八”,故名。自古以来,老人长寿都有雅称。具体说,60岁称为花甲之年、耳顺之年;70岁称为古稀之年、悬车之年;80、90岁称为朝杖之年、耄耋之年;寿得3位数100岁的称为期颐之年。中国人为长寿老人祝寿,还有喜、米、白、茶寿之说:喜寿指77岁,草书喜字看似七十七;米寿指88岁,因米字看似八十八;白寿指99岁,百字少一横为白字;而茶寿,则已至年龄中的天花板,屈指可数了。
“您是哪年出生的”?“1914年”。“今天是您什么日子啊”?“我过生日,107岁”。去年记者采访老爷子时,他曾这样回答。面对提问,汤老反应很快,吐字清晰,声音洪亮,精气神十足。对他不太熟悉的人在一旁啧啧赞叹:“这哪里像个107岁的老人啊,状态太好了。”家人告诉记者,老爷子状态依旧,变化不大。今年配合疫情防控,一切从简,老人也表示理解支持,在晚辈和网友的祝福中安享长寿之乐。
生活
吃得香、睡得着,生活都能自理
汤老爷子的长子、今年73岁的汤新太说,父亲出生时家境贫寒,十几岁就背井离乡,辗转各地讨生活,尝遍酸甜苦辣。如今苦尽甘来,五世同堂,衣食无忧,生活富足,这让老人倍加珍惜现在的好日子。
说起老爷子的长寿之道,汤新太介绍,别看108岁了,父亲生活依然能够自理,保持着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早上6点起床洗漱,自己做早饭。吃完早饭四处逛逛,和乡邻们聊聊家常。然后,如果没什么事就小睡片刻。到中午11:30准时吃午饭,午睡后再出去走走逛逛。晚上7点多就睡了,睡眠很好。老人的家人说,老爷子吃得香,睡得着。早饭是牛奶和方便面,有时候是稀粥;中饭和晚饭在二儿子家吃,胃口好,有什么吃什么,不考究菜,有汤就行,汤泡饭不吃菜就能吃上一大碗。
乡邻们说,老爷子脑子好、健谈,跟人说话,对答如流,和很多慕名来拜访他的晚辈聊得很热火。
身为沙头人,他最爱讲述沙头乡贤金融巨子胡笔江的故事。记者了解到,胡笔江(1881-1938),年轻时进入交通银行北京分行任调查专员。后从总行稽核、北京分行副理到1914年任北京分行经理。1921年合议集资筹设中南银行,胡笔江任总经理。北四行联营后,胡笔江任四行准备库总监。1933年,交行再次改组,胡笔江任交通银行董事长。1937年7月,上海发起成立上海市各界抗敌后援会,胡笔江担任该会委员。8月,胡笔江动员广大爱国人士募捐,自己以身作则,支持抗战。每次谈到自己的杰出前辈、爱国老乡,老爷子就打开了话匣子,能说好久都停不下来。
长寿
动手动脚又动脑
晚辈争着尽孝道
生命在于运动。记者了解到,汤老爷子的长寿秘诀还在于每天坚持运动。沿着乡村小道散步慢走是他每天的保留节目。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老人至今还保留着自己动手的生活习惯。“他自己做早饭、洗衣服,不肯旁人插手,身上收拾得清清爽爽,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乡邻们介绍,老人不仅勤动手,而且爱思考,坚持记录家庭账本。
“前几年他还坚持每天记账,家里的水电费、每天的日常开支都用本子记下来,清清楚楚。”家人介绍,老人的这个习惯源于年轻时在百货行业工作,与账目打交道的经历,养成了他勤于记账的习惯。
老爷子虽然108岁了,还关心国家大事,每天看电视,有时还和儿孙们分享手机上的新闻。此外,老人还有个几十年不变的兴趣爱好,听扬剧。他的房间里,有个柜子专门用来存放扬剧碟片,版本之全、数量之多让人吃惊。家人说,周边有扬剧演出,他一定会赶到现场,风雨无阻。闲暇时刻,老爷子最爱回想往事,他神志清楚、思维敏捷,90年前的好多事情都还记得,就是听力不太好。
“他有三儿三女,个个抢着赡养老人,人人争着尽孝。”邻居们告诉记者,汤老太爷的孙子都已经做爷爷了,一大家子上上下下几十口人,五世同堂,相处和睦。大家不争不吵,开开心心,把老寿星当个宝,这也是老人家延年益寿的重要保证。
沙头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家是扬州市最年长的男性寿星,这不仅是他家人的福气,也是全镇人的光荣。政府按月发给老人家的尊老金,他从来舍不得乱花,总是攒起来参加镇里的募捐活动,令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