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淇淋般梦幻甜美的绣球花,你知道是如何“上色”的吗?看省农科院专家玩转“色彩魔法”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5-21 23:24

团团簇簇,斑斓茂盛,全身散发着梦幻性感的气息,仿佛打翻了初夏的调色盘,这就是绣球花。

今年“520”,绣球在鲜切花市场上火了一把。对大多数“绣粉”而言,绣球最令人欲罢不能的独特魅力,来自于它丰富多变的色彩。而在江宁白鹭田园,有一片绣球花海等你去打卡。5月21日,2022南京江宁绣球花节·绣球花精品展暨绣球花产业发展论坛开幕,在这里你能看到300多种绣球,温婉、清新、治愈、魔幻......总能找到一朵写着你名字的绣球。而这些梦幻色彩并非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它的背后饱含着江苏省农科院科研人员多年的心血。

图片

 

此“绣球”非彼“绣球”

当其它的花园植物都经受不住高温酷暑,纷纷低下高贵的“头颅”,只有绣球花竞相开放。绣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阳花、粉团花等,是多年生花灌木,其花型酷似我国古代大家闺秀向心仪郎君抛掷的绣球,因此它有一个古老而浪漫的名字“绣球花”。

当提到绣球,很多南京人首先会想到午朝门的“网红”木绣球。虽然名字里都有“绣球”二字,但两者却是完成不同的科属。

专家告诉记者,午朝门的木绣球主要为中华木绣球,属于忍冬科荚蒾属,花色只有白和浅绿两大色系,花期在3月中下旬到4月上旬。农科院绣球花基地栽植的绣球花,属于虎耳草科绣球属,品种繁多,花期各不相同,多数品种的花期集中在5-8月。

图片

“牵牛星”

本次绣球花展,是由江苏省农科院联合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花卉盆景赏石分会、绣球花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等单位在南京花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举行,以“国内最大绣球花海景观、国内最多绣球品种展示、国内最美绣球种质资源圃”为特色,设立300亩室外展园和1万平米室内展厅。

记者在现场看到,温柔的粉、浪漫的蓝、纯洁的白、温婉的“青绿”等等,不仅有这些垂涎欲滴的“冰淇淋”色绣球,也有各种具备魔幻风格的多色系绣球花,相间交错,展露欢颜,仿佛置身童话世界。

若你仔细看,除了花色,花瓣、花型、叶型、大小也是千差万别。就拿花型来说,就有圆球型、地中海型、圆锥型等,花序单瓣和重瓣的差别造就了极为丰富的视觉层次感。用一句流行语来说,这里是个巨“出片”的地方,未来也将成为新的网红打卡地。

图片

“爆米花”

从国内外收集绣球资源300多份

在昨天的开幕式上,还分别揭牌并正式成立了中国绣球花研发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花溪休闲农业产业研究院以及江苏省农科院休闲农业研究所绣球花科研示范基地。

“从2017年起,我们从国内外收集各种优异绣球资源300多份,基于观赏性好、适应性强和抗逆性佳等特点,目前已经筛选出适宜江苏种植的绣球花品种50多个。”省农科院休闲所副所长、绣球花创新团队带头人邓衍明告诉记者,本次活动共展示了300多个绣球品种,约占国内市场的80%。这些品种都是省农科院休闲所近年来在对国内外绣球品种收集、筛选的“结晶”,目前该所也是国内保存绣球资源数量最多的科研单位。

“目前主推的主要是大花绣球、圆锥绣球、耐寒绣球等,这些也都是市场的宠儿。” 邓衍明说,就拿经典大花绣球系列品种“无尽夏”来说,名字来源于它从晚春到夏秋延绵不断的花期,所以非常受欢迎。

图片

“无尽夏”

说起宝贝绣球花,邓衍明如数家珍,他说,另如经典大花绣球品种“银河”,新老枝开花,几何感角型花瓣层叠密接,圆润的花球如星团簇在一起,像浪漫的银河点点闪烁;日本品种“纱织小姐”是育种者入江亮次用妻子的名字为绣球命名,粉色的重瓣花一朵朵、一簇簇堆叠在一起,围绕的空气都充满了爱和甜蜜的气息;经典栎叶绣球品种“雪花”,花色白色,花序巨大,重瓣的花朵陆续从底部开始绽放,一直延伸到顶部。

图片

“纱织小姐”

科技手段为绣球“精准调色”

在“颜值即正义”的花草圈里,绣球花以其百变色彩妥妥占据“C位”。绣球是“花花世界”最负盛名的“大魔术师”,花色会随着土壤的酸碱度,发生奇妙的变化。记者了解到,在现场展示的绣球花能有如此多姿多彩的颜色,也得益于绣球花创新团队的多年攻关研究。

“根据花色,绣球花还可分为可调色和不可调色两种类型。”邓衍明介绍说,可调色绣球花变色原理主要是土壤的酸碱度以及土壤中的铝离子含量的变化。

图片

”蒙娜丽莎“

对此,团队开展花色调控栽培专用容器和营养液开发研究,研制出专用容器和调色剂,用于开展花色“精准调控”。其中,“一种花色调控栽培容器”已经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有了这两样‘神器’,要什么颜色就有什么颜色。”邓衍明说,比如市场上蓝色的绣球花最受欢迎,就可以通过技术调控得到蓝色;通过花色调控栽培容器,就能实现同一株花开多种颜色的景象,即俗称的“冰淇淋”色。

图片

一株多色的”流行乐“

“未来,我们还将开发绣球花衍生品,如绣球干花、插花、永生花等,促进江苏绣球花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邓衍明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于丹丹 文/摄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