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奖作家南京西善开讲 ,陈应松用葡萄“串”起乡愁
2022-05-26 18:38

“南京是我的福地,我至少有10篇作品是在《钟山》发表的,其中就有获鲁迅文学奖的小说《松鸦为什么鸣叫》。所以我对南京有着非同寻常的感情。”5月25日下午,湖北著名作家陈应松携长篇小说新书《天露湾》再次来到南京。

应邀参加“在世界文学之都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系列活动,当他走进位于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夏家村街6号的初见•书房,瞬间萌生故地重游之感。陈应松作为第七回嘉宾,恰逢“与文学大家面对面”入围第四届江苏全民阅读“五十佳”推选活动,这一轮访谈在金陵文坛激起又一波涟漪。

回故乡“孵化”《天露湾》

陈应松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出版有长篇小说《天露湾》《森林沉默》《还魂记》《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等计140余部。曾任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文学院院长。在文学界,他被贴有“乡土作家”“生态文学作家”“风格型作家”等诸如此类的标签。访谈学术主持人系江苏理工学院教授、评论家、文学博士李徽昭,他对陈应松的作品有透彻研究。

陈应松的家乡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被称为“江南葡萄第一县”,但令人称奇的是,这里过去并没有种植葡萄的历史。改革开放40年间,当地农民挑战长江以南不适合种葡萄的魔咒,尝试种植葡萄并大获成功。

陈应松以作家特有的敏锐,关注着江汉平原的农民通过奋斗实现脱贫致富的漫长而艰苦的创业历程,围绕家乡葡萄产业的奇迹与神话,怀着对家乡、对土地、对农业的情怀,于2019年回到故乡体验生活,着手《天露湾》的创作。

在陈应松的神农架系列小说中,他擅长以冷艳的文笔、生动的情节,向世人描述神农架绚丽、幻妙的自然风光,描述在贫困中艰苦奋斗的山民们的生存状况和心理状况,呼吁世人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李徽昭认为,《天露湾》这部作品的写作手法有返璞归真的特点。陈应松感慨,《天露湾》写了两年,是他所有写作中的一个另类。他确实是以现实主义手法来描写当下农民在现代科技面前的智慧与坚韧精神的。

可以说,《天露湾》记录着一个时代的激荡迭代,见证着无数人的梦想成为现实。

随着《松鸦为什么鸣叫》《猎人峰》《到天边收割》《森林沉默》等作品问世,他被国内外读者关注,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外文,与英国、俄罗斯、法国、西班牙、波兰、罗马尼亚、日本、韩国等国家的读者见面。他成为新世纪生态文学代表作家。

评论界认为,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生态作家之一,陈应松的生态写作达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他在山里生活了20余年,找到了自己写作的支点。在他的笔下,什么是真实的大自然,动物对人类冒犯的抗争……都有撼动人心的艺术写实。

用葡萄串起乡愁

陈应松在《天露湾》中刻画的农民群像和山乡生活,奠定了其集大成之作地位。而让很多读者意想不到的是,他的“生态文学作家”身份内核同样具有传奇色彩。

早在2000年,陈应松曾在神农架挂职,此后深居神农架八百里群山怪岭20余年,并以9部神农架系列中篇小说享誉文坛,屡获大奖。“其实我去神农架,完全是误打误撞,并不是我有什么先见之明。那时在城里生活,白天写作,晚上出来散步,时不时见到大院门口张贴的讣告,感觉压抑,就去神农架透透气,结果神农架就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也是精神故乡。”他笑着说。

他动情表示,“实际上,我2009年在荆州挂职期间就发现,农村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锄头、镰刀和耕牛,在许多田地里已不再是农民必备的生产工具,包括插秧割谷,都被机械取而代之。有知识的新时代农民崭露锋芒,以科学的方法操作农业机械、掌握各种栽培技术等。这些就成了我用葡萄串起乡愁的小说素材。”

《天露湾》聚焦的是农村生活,无独有偶,举办“与文学大家面对面”的初见•书房,曾经也是岱山农村。陈应松脚踩这片土地,越说兴致越高。他扬着手,助推着自己的语气:“无论对专业作家或是普通人来说,写作都应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在座的年轻朋友多,你们写不了小说,可以写写散文、随笔,记录火热的现实生活,人生的故事。这是很美好的事情。”

陈应松坦言,他的“神农架系列小说”写的就是自然生态和人们的精神生态失衡,采用的是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借用它的种种妙处,给读者心理以激烈残酷的冲击。当下中国,生态文学方兴未艾,国家和公民生态意识的觉醒与提倡,使人们开始关注生态,并结结实实地感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们强烈地意识到,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禽一兽都有着自己的尊严。对大自然生物的任意杀戮,都会全部还到人类头上。

乡愁引发读者共情

据悉,“与文学大家面对面”,是由南京西善桥街道联袂南京止一堂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策划,与南京文学之都地位相匹配的系列高端文学访谈活动。前六回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营造和丰富了南京“世界文学之都”浓厚的文学氛围。

“与文学大家面对面”《天露湾》访谈引发共鸣。整场活动的主持人衡璐说,访谈过程中,从细节上能看出陈老师对故乡、对自然、对大地是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天露湾》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大地不会老去,生活之树常青”。这让我想到汪曾褀在《人间草木》中也说了这样的一句话“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发现美”。陈老师谈到的“新农村”“新农民”的形象,包括说葡萄有多少个品种的时候,也体现了一种工匠精神。

在互动环节,许多人频频提问。读者林泉静告诉陈应松,她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听了陈老师讲的创作故事感触很多,虽然她现在生活在城市,但庆幸农村的老房子还在,还能经常回去住。陈应松羡慕地连声说:“我老家的房子已不复存在,所有的乡愁只留在记忆中了!”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摄影/范素丽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