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走在时尚前端的年轻人,通常会在结婚的时候,邀请摄像师给自己的婚礼拍摄影像作为留念,记录婚礼场景的录像带保留至今,许多录像带因为种种原因已经无法播放,如何让这些珍贵的影像重新“复活”?来自苏州的韩建忠原本是一名婚礼摄像师,在帮助朋友成功翻录录像带后,非常有成就感,于是决定改行做起转录师,目前已经为300多名顾客翻录了婚礼录像带,再现当年结婚时的场景,年代感满满!
辞职回家在网上自学摄像技术
5月25日下午,记者经过一番寻找,终于在苏州一处居民小区内,找到了正在忙着翻录录像带的韩建忠。今年42岁的韩建忠,家住苏州高新区通安镇,从学校毕业后来到苏州一家电子厂做起了维修工,后来,他换了好几家公司,却一直没能找到让自己感兴趣的岗位。于是,韩建忠索性辞职回家,回家后,他开始在网上自学摄像技术,学习了几年后,终于掌握了影像拍摄以及后期制作,成为一名婚礼摄像师。
让他感到开心的是,作为婚礼的记录者,十多年来,他见证了婚礼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发展。这些年来,一直穿梭在婚礼现场的韩建忠,手上掌控的摄像机也一直更新换代。以前拍摄的画面原本是存进方方正正的录像带,后来刻录在一张张光盘上,如今又存储进一个个小巧玲珑的U盘里……无一例外的是,那些婚礼画面,都记录着新人幸福美好的时刻。
全国各地寄来的录像带请他翻录
去年,韩建忠的朋友拿着父母结婚时录制的录像带过来找他,希望他帮忙修复、翻录。他小心翼翼研究了几个小时,逐帧以数字格式传输,终于完成修复,这让他非常有成就感,于是决定专职做起转录师。
为了让自己能够专心工作,韩建忠在外面租了一处房子,房子面积不大,用于摆放各种各样的翻录设备以及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录像带。记者看到,房间内摆满了录像带,大多数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录制的。桌子上,显像管电视机、录像机、倒带机应有尽有,拉上窗帘,这个不大的空间便成了韩建忠一个人的工作室,他每天忙于翻录,经常会忙到深夜。许多顾客慕名从各地寄来录像带,希望将录像带里的影像转换成数字格式。录像带中记录的,绝大部分是婚礼场景。如今,韩建忠收到的婚礼录像带,最早的拍摄于1989年。那些充满年代感的影像中,有用竹竿撑着船去接新娘的,有开着柴油机驱动的水泥船运送嫁妆的,还有各种民乐演奏的场面……
韩建忠告诉记者,他收到的这些录像带中所拍摄的内容,主要以婚礼为主,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人们开始流行请摄像师将结婚过程记录下来,作为人生中美好的回忆。由于时间长了,录像带容易损坏、丢失,加上用于播放录像带的录像机已被时代淘汰,与现在的播放设备不匹配,导致大多录像带无法播放。于是,很多人希望能将录像带里的影像转换为数字格式,便于保存和随时观看。
韩建忠收到的录像带,很多已破损严重,甚至有些已经发霉了,有的录像带连外壳都已经荡然无存,只剩下磁带缠绕在一起。收到这些被岁月侵蚀的录像带后,韩建忠先要将磁带整平,再用酒精棉擦拭多遍,然后放入他自己组装的翻录机,由于有些磁带实在污损严重,转录时,需要随时擦洗转录机内读取磁带的磁鼓,于是他干脆拆了翻录机的外壳,这样一来,可以更加方便操作。转录时,可以看到光亮的磁鼓飞速转动,机器转录的状态也一目了然。
影像中的民乐演奏让他最感兴趣
顾客寄来的录像带,影像时长有的一个多小时,有的长达两个多小时,转录时,韩建忠都会边工作边欣赏。在一些影像中,有他特别喜欢的曲目——《龙虎斗》。那是苏州农村婚礼上,来自农村当地“音乐班”经常演奏的曲目,韩建忠对此非常熟悉,他小时候经常跟着家里的长辈去参加婚礼,婚礼现场通常会邀请“音乐班”来演奏,非常有仪式感,民乐演奏喜气洋洋,热闹非凡,即使现在听起来还是别有一番韵味。
“记得小时候,奶奶在村里经常帮人介绍对象,受邀参加的婚礼也就多了。那时候,喝喜酒一般会带孩子,我便常跟着奶奶去喝喜酒,从而迷上了在结婚时助兴的乡村‘音乐班’。”韩建忠笑着说。如今,婚庆的形式多种多样,“音乐班”演奏的场景已经很难看到,韩建忠只能从那些过去的影像中细细回味。
为300多名顾客成功翻录录像带
韩建忠告诉记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那时缺乏剪辑技术,也没有剪辑设备,摄像师为了给影片配上背景音乐,在拍摄时会在腰间挂一个卡带机,一边拍摄一边播放音乐,而片头上的字幕是手写的,摄影师拿一张纸,写上新娘和新郎的名字,以及“喜结良缘”“百年好合”等字样,然后拍摄下来,成了为数不多的“特效”。正是那些没剪辑过的影像,让韩建忠觉得更加珍贵,因为它们将那时出现在镜头里的人物及生活用品,都原汁原味地记录了下来。“那个时候的新娘笑起来特别纯真,一切都非常自然。”韩建忠说。如今回放这些录像带发现,这些旧影像记录的不仅是一场婚礼,更是那个年代的生活缩影。那些缩影,如今已不多见。
来自苏州相城区元和街道的徐美玉在网络平台上看到了韩建忠翻录的影像后,兴奋不已,她立刻联系家人,找到了当年结婚时的录像带,亲自送上门请韩建忠进行翻录。20多年后,当再次看到自己结婚时的场景时,徐美玉非常激动,影像记录下了她年轻时的模样,以及嫁人时的喜悦,她第一时间把这份珍贵的影像和儿子进行分享。记者在韩建忠翻录的影像中看到,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是着装、交通工具还是居住条件,都有很大的改变。正因变化巨大,很多当年熟悉的场景如今已无法看到,所以变得弥足珍贵。
最近,韩建忠将一段段过去的影像发到短视频平台,引来很多“粉丝”的关注和点赞,以中年粉丝为主,另外还有一些年轻“粉丝”对父母早年的生活场景很好奇,所以通过韩建忠上传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影像来了解当年的生活场景。韩建忠从去年到现在,共为300多名顾客成功翻录了录像带。通常翻录一盘录像带的费用为300元左右。不过有些录像带由于损坏非常严重,有些已经氧化,即使韩建忠想尽办法,却再也无法恢复。韩建忠表示,旧影像记录的不仅是一场场婚礼,更是每个家庭的美好回忆,这份工作非常有意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毕荣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