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事苑|过江通道未建,项目接踵而至 “万里长江第一隧”打开海门发展新格局
来源:议事苑
2022-07-13 22:08

7月上旬,伏暑未至,气温却罕见地逼近39℃。

南通市海门区江心沙农场,眼前大江东去,碧水奔腾。脚下,一块635亩的临时用地平整一新。不久后,大型盾构机将从这里始发,凿岩削泥,洞穿江底,连通两岸。江海之门,将诞生又一座超级交通工程——海太过江通道。

图片

海太过江通道地方配套工程建设动员会

海太过江通道是跨越长江天堑、连接海门和太仓的又一座“地下飞虹”,是国内距离最长、断面最大的水下盾构隧道,堪称“万里长江第一隧”。

大国工程,世人瞩目。比炎炎盛夏“热力值”更高的,是海门百万人民对这座家门前第一条过江通道的期盼。穿越这条通道,冲破阻隔,拥抱苏南,接轨上海,海门“梦想照进现实”的曙光不再遥不可及,而是近在咫尺。

虽然过江通道的蓝图还在纸上,但从规划选址、项目获批到地方配套工程完工、即将正式开工,海门也日渐“热”起来。一批批重量级客商接踵而至,一个个优质项目跨江落户。从过去“上门招商”到如今“坐地选商”,海门底气更足。

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说,随着海太过江通道、北沿江高铁、南通新机场等重大交通工程落地,海门的交通格局、城市格局、发展格局正在历史性重塑,打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海门必将成为环沪城市群乃至长三角城市群中加速崛起的“明星城市”。

图片

中国海门经贸投资洽谈会签约仪式

“万里长江第一隧”,重塑海门新格局

7月初,潮平岸阔的长江北岸,海门江心沙农场,为海太过江隧道开工建设而实施的临时用地圈围、铁塔迁改和桥梁拆除等5大地方配套工程,全部顺利完工,静等设备进场、盾构开掘。

“从5月18日开工到如今完工,仅用了不到两个月!”海门区交通局副局长杨兴中说,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源自海门对这条跨通道焦急地等待。

登上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江海大厦18楼观景平台,眺望长江,眼前薄雾蒙蒙,绿意葱茏。一江之隔的大片绿洲近在咫尺,那就是上海崇明岛。海门和上海,一衣带水,隔江相望,“海门到上海市中心直线距离仅60公里”,这是海门对外推介时的“口头禅”,但每当说出这句话,似乎又底气不足——受长江天堑阻隔,上海近在眼前似乎又远在天边。

本世纪以来,虽然苏通大桥和崇启大桥相继建成通车,但拥堵和绕路,始终是海门人出行的羁绊,也成为影响海门发展的不利因素。海门人心中有一个长久未解的“心结”——家门口何时才能拥有一条过江通道?

图片

海太过江通道示意图

而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的海太过江通道,有望打开这个人们心中的这个“结”。

海太过江通道是我国2025年前重点建设的公铁复合过江通道,起自海门区沪陕高速,终于太仓市沪武高速,全长约39.2千米,其中过江隧道长约11.2千米。作为公铁两用过江交通工程,海太通道是通常高速、如通苏湖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通“八龙过江”格局中的第五条通道。

一路通则百业兴。虽然海太通道工程还是一纸蓝图,但海门的雄心却已箭在弦上,张弓待发。

“海太过江通道将改写海门的交通和区位历史。”海门区交通局副局长杨兴中说,海门从交通的“神经末梢”到与上海、苏南无缝对接指日可待。

放眼“棋盘”更大的环沪城市群,海太过江通道让海门这枚活力“棋子”更充沛。“历经‘轮渡时代’‘桥港时代’,随着海太过江通道等交通工程的实施,海门发展格局因‘通’而重塑,迈入和上海、苏南的‘同城时代’。”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说,通达天下的区位巨变,让海门有信心吸引更多的货运流、技术流、资金流在此叠加赋能、高效增值,让海门成为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成员和环沪城市群的“明星城市”。

图片

海门璀璨夜色

打开“风口”,跨江融合凸显“动脉效应”

“不久的将来,南通166公里江岸线上,平均每18公里就有一条过江通道,海门及周边将形成‘八龙过江’格局。”海门区区长沈旭东说,海太过江通道是海门直达上海、苏南通勤最快的交通大动脉,10分钟即可跨越长江,直通上海和苏南,“可以说,选择海门就等于选择上海、选择苏州!”

海门江心沙农场,海太通道过江处,虽然眼下还是一片寂静的芦苇荡,但无数双期盼的眼睛已经投向这里。“风口”之下,跨江融合凸显出的交通“动脉效应”愈发明显。

长江对岸,国际大都市上海,摩天大楼鳞次栉比,众多地标性建筑让人印象深刻。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国家会展中心“四叶草”……这些宏大建筑的重要钢结构部件,均来自于距海太通道仅5公里的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

图片

距离海太过江通道仅5公里的上海建工(江苏)钢结构有限公司

这家11年前从上海跨江落户海门的国有企业,对穿越长江有着更强烈的期盼。

“公司刚落户时,为解决六七十名往返上海和海门两地的难题,开通了经苏通大桥往返上海和海门的班车。”公司办公室主任曹建烽说,没想到原本两小时的车程,因苏通大桥经常堵车,单程往往要耗费三四个小时,“坐车的人越来越少,这条跨江班线仅运营了一年就停了。”曹建烽说。

更大的困难还在于通行不便对生产经营的影响。公司年产30万吨各类钢结构产品,其中80%的产品运往长江以南,苏通大桥时常对货车限流,恶劣天气更是出行不便。

而近在咫尺的海太通道开工在即,让这家钢结构公司更充满了憧憬,谋划更长远的目标——上海和海门两地真正“同城化”后,研发遭遇的高层次人才“瓶颈”也会迎刃而解,可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落户。据了解,公司正积极探索业务转型,加强和上海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大智能模块的研发力度,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

落户海门开发区的另一家企业佳之味食品有限公司,分拣线上,智能机器人正在将成箱的产品码垛成堆,准备发往全国各地。2018年,第一时间获悉海太过江通道规划的消息,位于苏州吴江的公司总部,便提前抢占先机,将公司最大的原料基地落户在海太通道选址附近。“随着海太通道的建设,待项目三期建成后,公司计划将燕麦奶等终端产品生产基地搬到海门。”佳之味食品总经理杨晓磊说。

图片

位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佳之味食品有限公司

客商接踵而至,“半年翻烂三张地图”

海门开发区招商局负责人吴建荣从事招商20年,却从来没像现在这么忙过。7月7日临近下班,他依然忙个不停,“上午接待两拨客商,下午又接待两拨,手头的工作还没做!”

自从2020年3月海太通道启动工可研究,吴建荣发现,来海门考察投资的客商更多了。在他办公室,墙上挂的、桌上铺的、角落卷的,都是一张张交通规划图、地理区位图、工业用地图、产业布局图……吴建荣指着摊开的一张破损的地区告诉记者,“你看,这是今年上半年客商翻烂的第三张地图了。”在海太通道过江处,被各种颜色的笔画了又画,“客商们大都是奔着海太通道带来的重大机遇来的。”吴建荣说。

图片

海太过江通道工程路线方案图

交通,对招商引资又多重要,吴建荣有着深刻体会。

在2008年之前,长江南通段没有一条过江通道,南下招商都是靠轮渡,“去一趟苏州和上海要颠簸4个多小时,但每次几乎都是诚意满满而去,双手空空而归。”吴建荣说,因为常见天堑阻隔,大部分客商不愿意来,好不容易把客商请上门,大多因交通不便“夭折”。“那时候,招商就是上门求人,项目‘捡到篮子里都是菜’,项目不管好坏,能落地都实属不易。”

2008年苏通大桥通车后,海门到上海和苏州方便多了,投资客商也明显增多。但由于苏通大桥经常遭遇拥堵,在海门境内修建一条过江通道,成了许多很满人心中的期盼。

图片

招商重工豪华邮轮生产基地

2018年以后,伴随着新机场、北沿江高铁、海太过江通道规划的消息接二连三,主动上门的客商越来越多。今年上半年,海门开发区就谈了80个左右项目,其中26个外资项目、科创人才项目30个,集成电路、5G、芯片制造等纷至沓来。“人数和范围都在扩大,五湖四海的客商都来了,产业越来越高端,高附加值的也越来越多。”吴建荣说,随着海门产业层级的提高,对投资项目也要提高门槛,确保重特大项目、外资项目、科创人才项目优先落户。

循着“风口”,更多的企业正在跨江北上,纷纷落户海门。烈日下,由苏州客商投资10亿元建设的华衡电力项目正在紧张施工。这个南通市级重大项目去年签约,今年9月底有望主体建成。“还好签得早,不然怕是要排队喽。”企业负责人说,眼前就是过江通道的“桥头堡”,在“黄金时间”落户“黄金地段”,一定错不了!

作者: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朱亚运 郭小川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