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护工人在检查行道树
近日,南京遭遇了雷暴大风天气,市区有少数行道树在恶劣天气下出现倒伏、断枝的险情,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强对流天气后,南京又迎来连日来的高温天气,负责行道树险情排查处置的工作者们忍受着烈日,依然继续坚守在自己的岗位。7月1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跟随着秦淮区园林养护工作者们,体验了一次高温下守护南京梧桐的工作。
安城集团的养护工人们
记者拿到的巡检表
梧桐树上的虫眼
避高温五点半开始工作
他们是梧桐树的私人医生
上个世纪中期,南京市主城区内栽种了许多法国梧桐树,这些树历经时光打磨,如今逐渐成为了南京的一道靓丽的风景。来自山东临沂的陈师傅在南京已生活十余年,这十多年里他一直与秦淮区的梧桐树们作伴,替它们检查身体,帮它们治病。这份工作也让这位山东汉子在南京撑起了他的家庭。
秦淮区的园林养护工作人员共分为三个小队,每个小队7至8人。陈师傅所在的小队成员都是山东人,属于老乡带老乡来到南京。从7月开始,高温下陈师傅和同事们为避暑,每天早晨五点半就会开始工作,忙到十点多休息,下午三点又继续工作,大约忙到傍晚六七点钟。记者按照正常上班时间赶到现场时,陈师傅他们已完成了大部分工作。虽是上午,彼时的气温也依旧达到了三十多摄氏度。
“这些树我都熟悉得很,不记得看过了多少遍,哪棵树有病虫害,哪棵树有其他问题我都一清二楚。”谈起梧桐树的排险工作,陈师傅透露着十足的自信。陈师傅介绍,梧桐树的检查排险工作主要是由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两个方面组成。
排查工作通常会以一条街上的树木为目标,工作人员乘车抵达现场后需要步行排查。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首先要会检查一棵梧桐树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一般先从树木根部开始观察,是否有烂根情况;其次从树木中段观察,是否有病虫害情况;最后观察树冠位置,是否有多余的分支需要修剪。
紫牛新闻记者在大致学习工作要领后便开始尝试检查梧桐树情况。“树根情况良好,已拍照。树干疑似有虫害,已拍照。树冠没有多余分支,已拍照。”最后记者又稍微站远了一些拍下了整个树的照片,以提示树所在的位置。
然而检查的工作不仅仅是观察和拍照那么简单。记者通过观察发现了树干上存在的奇怪汁液,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得知这是虫害在树干中产卵的标志。对此,除了拍照报备情况外,工作人员还需要爬上树干通过特殊的橡胶锤检查树干。
“锤子敲击树干周围,如果声音沉闷那就是里面不是空的,是含有水分的。通过听声音的不同,就能大致知道树木内部的腐烂程度。”陈师傅告诉记者,像虫害造成的树洞就容易引发积水,从而进一步使树木腐烂。
树木检查出问题后,陈师傅会统一进行上报,需要上药的工作就会分配给专业的人员进行处置,剩下的问题例如修剪分枝等又会重新安排到他们工作队来进行处置。陈师傅告诉记者:“有时候处置到凌晨12点也很正常,只要有险树,我们都不分时间地努力,从而保障大家的安全。”
“这份工作也很辛苦,但干了这么久,对树都有些感情了,加上是为了城市的绿化,辛苦一点也没什么关系。”上午十点,陈师傅虽然穿着露胳膊的工作服,身上的汗还是很快聚集成一颗颗水珠,从头和胳膊上滴落。
记者拿到的检查工作表显示,秦淮区北片行道树中就有6023棵梧桐树,南片则有4129棵梧桐树需要检查。陈师傅和同事们,每天保持着携带梯子和锤子,爬上爬下对经手的每一棵梧桐树进行检查,实属不易。“每天根据情况,有的路段比较好走的可以检查到上百棵,一般的也能检查到七八十棵树。”
记者体验养护工人的工作
养护工人们的工作车辆
养护工人在检查行道树
欢迎市民参与保护
众多志愿者正在行动
记者了解到,为了守护好身边的法桐树,践行爱绿护绿的理念,秦淮区政府响应南京市绿化园林局的号召,由区城管局、安城集团、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等企业高校联合成立了“秦淮区法桐保护志愿行动”工作小组。
7月14日上午,秦淮区城管局组织安城集团、南理工化学与化工学院绿色时代环保协会、河海大学溯源保护母亲河协会等在秦淮区瞻园路举行了“秦淮区保护法桐树志愿行动启动仪式”,参加活动人员约50人。
“提到南京,大家都能想到南京的园林绿化做的好,南京的梧桐树也很漂亮。我们希望能有更多人能够参与到梧桐树的保护当中。”负责南京行道树养护的安城集团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希望能通过这次活动,向广大市民传递绿色发展理念,携手守护身边的“绿色城墙”。
(视频图片来源:记者现场拍摄)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陈燃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