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刚刚入伏,但在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一家家企业繁忙的生产车间内,已开始批量生产秋冬季的加厚羽绒被、磨毛四件套等家纺产品了。
南通家纺是闻名全国的优势产业集群。在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冲击下,南通家纺业正顶住压力,加速“重启”——
7月17日,整合南通家纺产业带商家、全天候为主播选款供货的“一起卖家纺”电商平台上线;7月8日,南通家纺业“智改数转”的标杆性项目——蓝丝羽家纺数字化工厂正式启动,以信息化手段推动传统行业迈进数字化“赛道”;6月30日,2022中国南通国际家纺(春夏)交易会落幕,收获12.5万人次的线下客流量和超过50亿元的交易额。
地处南通市通州区和海门区交界处的南通国际家纺园区,是全国最大的家纺产品生产和交易基地,集聚了不计其数的家纺工厂、作坊和店铺,在“机杼之声,比户相闻”中,每年有12亿件家纺从这里飞进千家万户,有人说:“每个中国家庭的床上,几乎都铺着一件南通家纺”。
繁华盛景下,“黑天鹅”不期而至。这两年,疫情施以重压,加之大环境和消费需求的变化,历经40多年累积起来的南通家纺业,突然感受到了彻骨的“寒流”和生存压力。疫情冲击带来的严峻考验,使家纺业面临的风险由“黑天鹅”变为“灰犀牛”的可能性陡然上升。
风云激荡的变局中,数量庞大的家纺业群体正经历怎样的涅槃重生,传统产业如何在“变”的创新和“不变”的坚守中闯出新路,曾经独领风骚的南通家纺如何屹立不倒再续辉煌?面对一连串的“发展之问”,南通家纺行业于逆境中探寻出路,在新零售、新消费浪潮中抢占新机遇、开辟新路径,在给消费者带来温暖舒适的同时,迎接春暖花开,复苏回暖。
#
人气订单渐旺,信心正在“回归”
7月15日,明超家纺生产车间内,五颜六色的面料被缝制成一款款时尚新潮的四件套。“赶制这些产品,都是为了满足6月中旬订货会上的订单需求。”明超家纺董事长胡明亮告诉记者,“明超家纺全国有600家门店,这次订货会订单量比去年上涨了大约10%左右。”他说,有了这些订单,有望将今年因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的确,今年上半年的疫情,让当地家纺企业感受到阵阵“寒气”。
时针回拨到4月初,受周边疫情波及,当地陆续发现多名病例,这座全国最大的家纺市场被迫按下“暂停键”。一时间,网上“吵翻天”,因为网友循着一家家电商平台找去,却发现90%家纺店铺的货源都被封在南通。网友“隔空”喊话:南通,快快解封,我们需要四件套!
此时,正值夏季产品的生产销售旺季,耽搁一时等于错过一季。货源被封,许多家纺人夙夜难眠。南通野马家用纺织品公司生产乳胶床垫、凉席、夏被等产品,高峰时每天生产5000套床上用品。今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的夏季货源需求纷至沓来。手捏大量订单,董事长黄发全还未来得及高兴,就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了个“趔趄”——工厂停产,物流受阻,订单成了“白条”,上半年销量同比减少一半!
但对南通家纺业带来影响的,还远不只是短暂的疫情封控。事实上,疫情在全球蔓延两年多来,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加之地缘政治和贸易壁垒的负面影响波及全球供应链,南通家纺业承受了较大冲击。
有着40多年雄厚基础的南通家纺业,如何在低谷中爬坡过坎,逆境奋起?
“传统产业里,没有好做的生意,肯定一年比一年难。但要坚信,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对家纺的需求,就一定有人做好。”明超家纺董事长胡明亮说,传统产业要做好,关键要有创新的理念、渠道和产品。胡明亮的信心,来自于对品牌的坚守,“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家纺的刚需也会越来越强。过去家纺解决的是温暖,以后追求的是品质和舒适,家纺行业一定会有更好的机遇!”胡明亮说。
社会进步的源泉,在于人们善于从来路中汲取前行力量。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钱锁梅说,回溯发展史,南通家纺业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磨砺和危机中成长壮大,无论是面临创业之艰辛、竞争之残酷,还是应对行业大洗牌、电商新冲击等诸多考验,南通家纺人始终风雨中屹立,逆风中前行,才成就了如今在全国乃至全球行业的领先地位。“这样坚强的基因,正是南通家纺在逆境中再次辉煌的信心。”钱锁梅说。
6月21日,南通市委市政府主办的2022中国南通国际家纺(春夏)交易会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商蜂拥而至,让家纺市场重现久违的大堵车。面对展厅内如潮般的采购人群,曼庭生活家纺老板孙宝岗一边接待客户,一边催促工厂加快生产,“人气回来了,市场的信心也就回来了!”孙宝岗说。
#
理念之变:高端产品也上直播了
从淘宝、京东到抖音、快手、小红书,从传统电商到直播带货、社群营销,互联网时代,新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消费者的购买习惯被彻底颠覆。渠道之变,也倒逼经营者实现理念之变,跟上电商迭代升级的潮流。
作为全国各大电商平台家纺产品的最大货源地,南通国际家纺园区聚集着3800多家家纺成品企业,3万多家电商企业,每天快递包裹量超240万件,平均每分钟就有1680件快递发往全国各地。
近两年,在疫情影响下迎来爆发式增长的直播带货行业,逐渐成为电商时代的主流营销场景。业内人士预计,今年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直播带货销售额,将可能首次超越传统电商平台。
不过,直播间内大量以次充好、价廉质劣甚至虚假宣传的低端家纺产品,让许多高端消费者望而却步,绕道而走。随着网络直播对高端家纺产品的呼声渐高,为走品牌化路线的家纺企业打开了应对疫情冲击的另一扇“窗口”。
宝缦家纺过去主打线下门店销售,随着电商的发展,宝缦创立了副品牌抢占线上市场。这两年,随着疫情对线下实体销售的影响日益加深,而电商特别是直播带货的迅猛发展,让一向坚持走品牌路线的宝缦家纺董事长陆维祖坐不住了。
今年上半年疫情集中爆发后,陆维祖决定将宝缦品牌搬进直播间,在抖音上直播带货,满足高端消费群体需求。一个月前,公司4楼的一间办公室悄然变身成了一间直播室,研发总监陈美强也成了一名兼职主播。“宝缦家纺直播走的是中高端路线,设计师当主播,可以更完美地诠释产品的设计理念、品质优势,将高端产品推给更合适的消费者。”陆维祖说,家纺行业一直在变,但不变的永远是创新,要用创新理念预见未来。他说,宝缦家纺通过直播渠道,努力将疫情对线下销售造成的损失补回来。
理念改变的,不仅是宝缦家纺。最近,明超家纺从杭州引进的两个直播团队组建完毕,并走进新开张的直播间带货。过去,明超家纺坚持走实体销售路线,电商销售占销售额仅10%左右。近两年疫情影响下实体店的困境,同样让董事长胡明亮看到了高端家纺品牌走直播渠道的“风口”,“家纺产品的销售主力是年轻人,而在疫情影响下,年轻人的消费已经彻底改变,必须跟上这个潮流。”胡明亮说。
在园区从事了14年家纺设计的李帅纬,去年下半年也将生意搬到了网上,他走的是更高端的定制路线。
“我是一名设计师,将设计理念、专业知识变成客户听得懂的人间烟火、情怀故事,直播间就集聚了一批赶不走的‘忠粉’。”李帅纬说,“别看每次直播间在线的只有二三十人,但购买力很强。”浏览李帅纬的抖音直播店铺,不乏数千元一套的四件套,最贵的已经卖过12888元,直播开店不到一年,高端家纺床品已经卖出约5000套。他指着桌上一块面料说,这是国外进口奢侈品面料,做出的一套四件套价格为3.8万,已经被客户通过直播订走了。
疫情之下,南通家纺业的理念之变,已深深融入肌理。过去,由于家纺行业门槛低,从业者纷纷涌入,导致市场恶性竞争、“内卷”严重。行业的寒冬给家纺企业上了生动一课:单打独斗已经难以为继,必须抱团取暖才能挺过难关。
于是,错位竞争、共享资源的商业联盟在市场上纷纷出现,许多家纺企业从“关起门来发展”到“打开门来合作”,获取了更多发展机遇。
6月底,壹加联盟召开全国订货会,邀请数千家买家前来采购。壹加联盟有15家家纺企业,分别从事套、芯、枕、被、毯、垫等细分行业,覆盖家纺的约9成品类。“联盟企业的规模都比较小,单独开一场全国性订货会,动辄花费几十万元,成本太高,承受不起。有了联盟后,订货会费用由成员企业均摊,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实现了客户资源的共享。”壹加联盟负责人吴卫兵说,这次订货会,联盟企业签约总额突破1个亿,已支付4000多万元。
据了解,仅2021年成立的星光、坚果、星鹰派三大家纺联盟,短短一年便聚集了全国近2000家采购商资源,为家纺企业带来更多新的市场机遇。
#
创新,制胜未来的“通关密钥”
家纺行业属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工需求量大,附加值较低。随着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上涨,家纺产品的利润空间被一挤再挤。两年多来,疫情的影响更让家纺行业雪上加霜。“年产值亿元的传统家纺企业,净利润也就六七百万元甚至更低,有的还不如银行理财。”美庭家纺老板邹胜超说。
家纺消费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但也面临激烈竞争,在疫情冲击下,更面临行业的大浪淘沙、洗牌重塑。传统家纺企业该以什么赢得未来?南通国际家纺产业园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钱锁梅说,拥抱科技浪潮,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家纺产业振兴,是一道行业发展的必答题。
这两年,南通不少规模较大的家纺企业开始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生产效率大大提升。走进宝缦家纺缝制车间,现代化的吊挂系统正在将一片片布料精准送达指定工位加工。这套2020年上半年从瑞典引进的数字化生产设备,实现了从拷边、装拉链、合缝等多道生产工序的自动化传输。“虽然投入近千万,但生产效率提高近30%,每天能生产2000套四件套。7月份基本能实现满负荷生产。”车间负责人说。
为扶持龙头型品牌家纺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家纺园区出台“大数据+”家纺产业“智改数转”发展行动方案,推动家纺产业大数据创新中心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新动能,推动传统家纺在生产加工、仓储物流等环节实现智能化。今年以来,数字化服务商已与园区内家纺企业签约10项“智改数转”合作协议,助推家纺业向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
科技创新的力量,不仅推动制造环节的革新,也为家纺产品迭代升级带来新动能。凯瑞家纺科技公司的展厅里,一块枕芯上长出的一棵棵花生苗青翠欲滴,十分引人注目。展厅负责人杨杨介绍说,这是由公司研发团队开发的生物基零压乳胶系列产品之一。这种乳胶以天然植物为原材料,具有可降解、无害环保的优点,在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公司研发团队有十多人,获得的各种专利证书近20个,创新成为我们占领市场的法宝。”杨杨说。
一个产业要赢得未来,需要一个规范发展的行业秩序。面对无序竞争的电商行业尤其是直播带货中的产品质量下降等乱象,南通正在积极调研,拟出台相关措施加以规范管理,让南通家纺持续提升质量,保持品牌优势。同时,抓住互联网“风口”,加快直播业态培育。去年以来,园区已携手抖音、阿里、快手等平台开展直播培训,一年来共培训1500多人次家纺从业者,助力打通线上销售供应链。
纵然疫情对家纺产业带来的冲击还远未消失,但行业复苏回暖的迹象,正日渐清晰,它出现在家纺市场上每个清晨流动的人潮中,出现在生产车间繁忙恢复的流水线上,出现发往全国各地快递包裹的物流车队中……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南通家纺产业发展的最大机遇。钱锁梅认为,作为一个传统产业,家纺既不是朝阳产业,更不是夕阳产业,而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恒阳产业”,在带给人们温暖生活体验的同时,通过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自身也必将会迎来复苏回暖的“艳阳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