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余条视频,900多万次播放量!这位派出所副所长靠反诈视频火“出圈”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7-18 22:56

“前两天有人打电话冒充公安向我索要钱财,幸亏看了您拍的视频,被戳穿后骗子都气坏了,现在咱也成了反诈专家了……”7月18日上午,在江苏省徐州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东山派出所,家住万豪绿城小区的小李兴奋地对副所长祝光说。

“天上不会掉馅饼,遇到诈骗电话、收到转账汇款短信,看看祝所长的视频就什么都明白了。”辖区很多居民都是在看过祝光反诈视频,才成为他的“铁杆粉丝”,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祝sir”。

东山派出所辖区人员密集,拆迁小区和商业小区集中,且靠近高铁,高速,流动人口较多,治安形势复杂,警情量大,特别是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频发。作为分管刑侦工作的副所长,祝光不仅要耕耘好“一亩三分地”,还要每天抽出时间来拍摄制作反诈视频,谈及做反诈短视频的初衷,祝光表示,老百姓挣点钱不容易,看到很多人被骗的倾家荡产,自己也想通过视频反诈的方式,让更多的群众避免上当受骗。

“刚开始做视频号的时候,自己是个‘门外汉’,视频剪辑、后期制作、反诈内容等全都需要自学……”提起祝光感慨不已。为了探索出什么样的短视频更受欢迎,他虚心向反诈中心的同事请教,通过梳理、分析一些成功的反诈案例,总结出一套防范诈骗指南,文案要有创意,紧贴地气大家才会喜欢看,在祝光的努力下,平安东山反诈视频号推出仅半年时间粉丝就突破了两万人。

近一年的短视频创作,祝光逐渐摸清了反诈宣传的方向,短视频的选题和取材主要是依据派出所平常的接处警当中,发生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电信诈骗案件。视频中,祝光剖析最新的行骗套路、紧跟社会热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老百姓普及反诈知识、识别骗局。

“上网兼职、刷单返点、冒充银行客服……”这些借助网络“收割”钱包、欺骗感情的多发套路如何防范?在刷到平安东山的反诈视频后,徐州某大学大二学生小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诈骗,立即来到东山派出所报案。

“感谢祝警官帮我及时挽回经济损失,以后我再也不会上当了……”不久前,小颖接到自称是银行工作人员的电话,告知她申请的助学贷款因征信问题无法通过,就在小颖着急的时候,对方却表示,可以用缴纳保证金的方式帮助其拿到助学贷款。在骗子的忽悠下,小颖两次转账41万元到对方账户,了解情况后,祝光立即和反诈中心取得联系,并对转账交易进行紧急冻结,为其挽回20万元的经济损失。

“发现被骗之后要立即拨打110报警电话,这样民警才能第一时间对账户进行冻结止付。”一些群众被骗后没有第一时间报警处理,错过了最佳的挽损时机,为了让群众能够了解相关知识,祝光还拍摄了“被骗之后如何挽回损失”的反诈短视频,向群众普及防骗止损常识,该视频短时间内播放量突破了20万。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浏览视频号、抖音,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广反诈骗知识,我把它当做宣传战场,和骗子争分夺秒。”

“梳网清格”专项行动期间,祝光积极入户走访、向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继续加大力度推广 “平安东山”反诈视频号,加大反诈骗宣传力度,将电信网络诈骗预防技巧覆盖辖区每一个角落。“防范电信诈骗最好的办法还是以‘预防为主’,我的目标就是‘天下无诈’通过反诈视频宣传,大家都能了解诈骗套路、有识别能力,离骗局自然就远了。”

“祝所长为了反诈真是够拼的,简直是让骗子无路可走!”这样一条条用心出品的反诈短视频作品,也收获了群众的认可和肯定。截至目前,祝光通过抖音、视频号,共拍摄安全提示和反诈视频100余条,粉丝突破两万人,浏览量达到900多万次,帮群众答疑解惑350余次,及时预警群众上当受骗30余人,帮助群众及时挽回损失近100万元,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赞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见习记者 赵天

通讯员 唐颖  文清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