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直播间的音乐怎么划定版权?试行标准来了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7-27 17:45

互联网直播里能不能放别人的音乐当背景乐,能不能唱别人的歌曲分享给粉丝,这些问题随着直播行业的蓬勃发展越发受到人们的关注,直播行业中音乐版权的空白问题也引发了争议。此前,主播PDD因为在直播中唱歌被告赔款一事引发了不少人的讨论,直播唱歌很常见,有没有某种准则可以让主播们通过付费来合理、合规的使用音乐版权?7月25日,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发布了互联网直播录音制品的试行付酬标准。

2021年6月1日生效的新修订《著作权法》在第四十五条中新增了关于音乐制作人“获酬权”的条款,即网络直播中使用的而音乐录音制品,不仅要向音乐作品词曲的权利人支付版权费,还需要向录音制作者支付版权费。这一新增条款带来的问题在于行业内并没有可供参考的支付报酬的标准。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是经过国家版权局正式批准成立的我国唯一的音像集体管理组织,其主要功能就是依法对音像节目的著作权以及著作权有关的权利实施集体管理。

试行《互联网直播中使用录音制品付酬标准(草案)》的公告中表示,付酬标准是基于考虑我国直播行业的营收情况和不同直播类型对于录音制品的依赖程度等因素而制定的。付酬标准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泛娱乐类直播,包括K歌和直播间背景音乐,每一直播间定价为300元每年,83元每季度,29月每个月。作为背景音乐使用则为每一直播间100月每年,26元每季度,10月每月。第二类为电商直播,为每一直播间10000元每年,2777元每季度,980元每月。

据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官网显示,在7月8日,协会曾公开集中协商版权费用标准,邀请了原国家版权局巡视员、著作权法专家许超,最高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中心研究员林子英,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唱片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刘鑫等专家参与研讨,这一会议通过视频方式向社会同步直播。

网络直播中的音乐版权问题一大症结在于如何落实,法律赋权了,但是维权难如登天,对此,湖北中礼和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周家奇建议以“行业自制、效率优先”为指导原则,建立灵活的、匹配使用者需求的付酬标准,建立高效的分配制度。

当前,互联网直播用户人数已有7亿之多,直播行业红红火火,不过也要看到在一些直播间日入斗金的同时,也有很多主播长期处于颗粒无收的状态,如何合理保护音乐人权利,也能够应对直播行业差异化的现状,本次推出的实行标准也还处于探索当中,中国音像著作权集体管理协会代理总干事周亚平认为直播中使用录音制品付酬是新《著作权法》赋予录音制作者的一个新的权利,覆盖一个非常大的市场,这对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此前,中国音协与直播平台进行过三次费率协商,但是进展状况并不尽如人意, 但是部分平台也愿意主动履行版权责任,释放了积极的合作信号。可以预见的是,虽然距离直播间音乐版权付酬完全推广、直播间音乐使用版权规则深入人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目前已经迈出了第一步,完善的音乐版权保护机制正在不断建立当中。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