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非凡十年时代发展和个人际遇珍贵交集 《时间胶囊2022》全媒体行动启动
来源:紫牛新闻
2022-09-14 23:01

为展现新时代以来“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十年画卷”,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9月14日下午,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江苏省档案馆、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演艺集团主办,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扬子晚报、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承办的“喜迎二十大 逐梦新江苏 《时间胶囊2022》全媒体行动”启动仪式在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北斗大厦举行,由“第一支部”党建联盟策划发起的“我看新江苏”追梦行动也同时启动。

图片

《时间胶囊2022》系列微纪录片拍摄启动

【精彩瞬间】

《时间胶囊2022》微纪录片启动拍摄

活动中,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邢光龙,江苏省政协文化文史委主任、省档案馆馆长陈向阳,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一级巡视员万建清,南京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王晓卫,新华日报社党委委员、扬子晚报总编辑王文坚,南京江北新区宣传和统战部部长陆长宇,南京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发展党工委书记、管办主任徐韬,共同见证“喜迎二十大 逐梦新江苏”《时间胶囊2022》系列微纪录片拍摄正式启动。

《时间胶囊2022》系列微纪录片,会以十年时间为轴,以个人经历为纬,通过一个个真实记录时代发展和个人际遇珍贵交集的“时间胶囊”,可视化展现在党领导下江苏干部群众取得的新成就,以及家庭个人对未来的新展望。

图片

活动现场

80后海归博士说撸起袖子努力实现梦想

活动现场播放了《时间胶囊2022》预告片。预告片中,80后海归博士成晓亮开启了他的时间胶囊,讲述他关于时光的故事。

20年前,成晓亮从国家理科基地班保送至中科院读研,是国内第一批接触质谱技术的研究人员,当时研究所为了从国外购买一台质谱仪而费尽周折,一台质谱仪要1000多万元。为了学习国际最先进的质谱技术,2006年,成晓亮前往美国求学深造。

10年前,博士毕业的成晓亮顺利进入全球前三的质谱技术中心,当时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把最先进的临床质谱仪器和相关的技术带回国内。

带着这个梦想,成晓亮创办了品生医疗。2018年,品生医疗作为南京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落户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

截至目前,品生医疗已经实现了临床质谱的国产化替代。如今医院内分泌、肿瘤等科室都离不开这一技术,而国产化带来的最直观地改变就是:老百姓只需要花一半的钱,能享受国外同等的先进诊疗服务。“我们这代人,就是撸起袖子努力干活,抓住机会,尽力去实现我们的梦想。”

图片

华允庆

现场讲述——

这位江苏人的四十年家庭合影,成为独特的编年体相册

时间胶囊,珍藏着时代的收获,也意味着个人的期望。时间在每一个个体刻下烙印,把数十年间的这些烙印连起来,会给人带来什么样的的视觉冲击呢?启动仪式上,一位来自江苏镇江的特邀嘉宾华允庆讲述了他及家庭的时间故事。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华允庆和女儿已40多年在同一地点合影。“1980年拍的第一张照片,我当时是26岁,女儿华华只有1岁,我们两人在镇江风景秀美的金山塔影湖边留下来第一张合影”,他记忆犹新,1984年之前,合影均为黑白的,到了1985年,随着彩色胶卷的普及,合影就成了彩照,而从2001年左右开始,合影成了数码照,因为摄影界又进入了数码摄影时代。现在,华允庆已经进入花甲之年,女儿也已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了,每年不管多忙,她都会回国探亲,带着孩子一起续拍照片。

这份独特的编年体相册,受到了无数网友的好评和追捧,这些照片本身无疑也直观记录下了很多东西。“如果你把跨度五年以上,或者跨度十年的照片放在一起对比,就会惊奇地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已经悄悄地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华允庆告诉记者。十年前他还有一个愿望:“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十年过去了回过头来看看,他已经去过南极、北极、珠峰,还有国内外很多地方都曾有过他的足迹,“愿望的实现,看上去是个人的事情,实则反映了国家的强盛、人民生活的蒸蒸日上。未来十年,我要趁精力还可以,继续去增加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用影像记录更多时代之美、发展之变!”他讲述的这个新“时间胶囊”,赢得了现场热烈掌声。

图片

“第一支部”党建联盟策划发起“我看新江苏”追梦行动

“第一支部”党建联盟

策划开展“我看新江苏”追梦行动

2020年,江苏省委党史工办、江苏省档案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网、紫牛新闻APP共同发起倡议:成立“第一支部”党建联盟,在各自领域争创一流,勇当先锋。截至今年7月,已有近百个支部加入联盟。为了更好激励江苏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在新征程上不懈奋斗、砥砺前行,由“第一支部”党建联盟策划发起的 “我看新江苏”追梦行动当天也正式启动,希望各联盟支部积极参与,多调研、多思考,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担当笃行,在“勇挑大梁”新实践中积极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图片

音乐党课

在启动仪式现场,作为“第一支部”党建联盟的联盟支部,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党支部特别呈上了一堂音乐党课。演奏家们用钢琴、小提琴和大提琴,对《东方红》《我和我的祖国》《灯火里的中国》这三首带有独特时代印记的曲子,进行了精彩演绎,与此同时,三首经典作品所蕴含的内涵等背后故事,也通过现场作品导赏,传递给了与会嘉宾。江苏省档案馆办公室支部书记袁光直言,这是一次别开生面的音乐党课实践活动,让现场所有人在打动人心的音乐作品中,沉浸式体会到了时代巨变!

图片

邢光龙

【嘉宾致辞】

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邢光龙:

扎根人民沃土、诠释时代精神、赋彩“十年画卷”

在启动仪式上,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邢光龙发表致辞。

他表示,近年来,省委党史工办与省档案馆、扬子晚报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将“融媒体”作为创新党史宣传、服务学习教育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开展“红色丰碑”寻访影视剧英雄原型全媒体行动、“九九为功·第一支部”党建联盟等品牌活动,推出了《共产党员请回答》微纪录片等一批有特色、有亮点的红色作品,相关成果先后获得全国党史和文献部门优秀科研成果奖新媒体类一等奖、江苏庆祝建党百年融媒体“十佳案例”、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创新成果奖等重量级奖项和荣誉,在社会各界产生热烈反响。

邢光龙说,此次全媒体行动紧密围绕“喜迎二十大 逐梦新江苏”的鲜亮主题,以“时间胶囊”为线索,突出个体经验与宏大叙事的相互映照,以鲜活生动、深暖相融的案例,倾情讲述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江苏故事,这是新时代江苏人民美好生活图景的一次生动呈现,也是江苏党史宣传工作的又一次创新探索。相信在三家合作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在江北新区和省演艺集团的大力支持下,“时间胶囊2022”全媒体行动必将扎根人民沃土、诠释时代精神、赋彩“十年画卷”,奋力奏响“喜迎二十大”的红色乐章、激起“逐梦新江苏”的磅礴力量。

图片

顾雷鸣

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

以新闻记录时代,用报道凝聚力量

新华日报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顾雷鸣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8500万江苏人民以大地作纸、以奋斗作笔,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强富美高”新江苏宏伟蓝图从“大写意”一笔一笔绘制成“工笔画”。

在这幅“工笔画”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作为江苏省重要的主流传媒集团,以14报8刊、13个新闻网站、11个移动客户端和150多个微媒体账号组成的全媒体矩阵,真实记录着江苏干部群众挥毫泼墨的每一落笔,激情澎湃的每个瞬间,努力讲好江苏高质量发展的精彩故事,让正能量成为大流量,让好声音成为最强音。

从2019年的“红色丰碑”开始,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连续三年推出了传承红色基因的系列全媒体行动,用微纪录片等融媒报道形式,深入挖掘、呈现、传播江苏大地上的红色文化、红色故事,以新闻记录时代,用报道凝聚力量。

图片

王晓卫

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王晓卫:

多方联动挖掘新区红色文化资源、讲好新区红色故事

江北新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监察工委主任王晓卫致欢迎辞。王晓卫说,七年之前,江北新区获批为第13个、江苏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三年之前,自贸区南京片区落地新区,新区进入“双区联动”发展的新时期。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光辉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22.1%,综合实力跃居国家级新区第6位,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的新主城魅力初绽。长江之北这片被创新资源灌溉的土地,正在收获硕果。

这些累累果实,离不开新区这片红色热土上烛照赓续的奋斗精神。百年前,在“品重柱石”王荷波带领下,这片土地上,成立了南京地区第一个近代产业工会——浦镇机厂“中华工会”以及南京地区第一个党组织——中共浦口党小组。革命先烈的事迹,为新区的党员干部、建设者,在精神上提供了不懈动力,激励大家在各自的岗位上勉力耕耘。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时间胶囊2022》全媒体行动暨“第一支部”党建联盟“我看新江苏”追梦行动在新区启动,充分体现了省委党史工办、省档案馆、新华报业传媒集团等上级部门对新区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江北新区期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多方继续深入合作,在挖掘新区红色文化资源、讲好新区红色故事方面缔结出新的硕果。同时,希望能与省市相关部门和媒体加强交流合作,共同探索党建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拓宽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视野,为新区高质量发展和新主城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延伸阅读】

来紫牛新闻参与“时间胶囊2022”,让您的心愿数字珍藏

您对未来十年家庭和个人工作生活方面有什么新的设想和计划吗?为展现十年来江苏大地上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不断变为现实的新变化,以及家庭个人对未来的新展望,等待下一个黄金十年,再度开启“时间胶囊”,我们也诚邀广大读者网友一起加入《时间胶囊2022》全媒体行动。

即日起,您可以在紫牛新闻app的“牛油果”社区内,点击页面上的红色加号键,选择“时间胶囊2022”话题,留下您关于未来十年的希冀、展望、期许,希望达成的目标,想实现的心愿,我们会把您的“时间胶囊2022”进行安全妥帖地数字收藏,珍藏关于时间的宝贵记录,留待十年后一起见证新的巨变!这么有意义的活动,赶紧来参与吧。

图片

从“制造”到“智造”,“时间”带来的巨变在这里彰显

“时间胶囊”有关时间,而说到“时间”带来的巨变,就不得不提江苏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南京江北新区。获批成立七年,江北新区探索出一条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现代化新路径,一座绿色、智慧、人文、宜居的新主城在长江畔拔地而起。启动仪式所在的江北新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江北新区先进制造业承载区,成立六年来,该园区紧扣新区主导,以多元化发展视角统筹产业发展和园区建设,经济体量倍增跨越。

围绕“两城一中心”招商图谱,智能制造产业园按图索骥,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3个,项目总额300亿元。在园上市企业达17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倍增,市场主体新增万家。同时,园区加快推进新能源车、轨道交通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智改数转”,打造以全省最大的新能源车制造商南汽、全国领先的城轨制造商中车浦镇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一批智能示范工厂、智能车间,形成产业站位更优、经济密度更大的现代制造产业集群。园区吸引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鲲鹏示范基地蜂巢互联、全市最大的工贸龙头南钢新产业集团及精益生产解决方案提供商中车数字等一批数字经济转型服务机构入驻,拓展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整合自贸优势及制造业优势驱动区域融合发展,苏美达达天下以链延链,促进科工贸资源涌动江北。创新资源加速汇聚,让新兴产业在此快速成长,园区培育体外诊断行业医疗器械龙头企业基蛋生物,国内精准医疗多组学研究转化、临床质谱技术领航者品生医疗等生命健康产业企业,同时结合国家“双碳”战略背景,打造世界性气象主体创新平台,汇聚泰爱信、旗云中天等全球领先气象项目团队。把握创新前沿,引进培育华录易云、四维智联等智能网联产业翘楚、光电物理设备第一梯队费勉仪器等。此外,园区完成投资近百亿元,打造了一批高品质产业空间,其中重点建设项目30多个,总建筑面积超130万平方米;参照东莞松山湖科学城经验,园区重点建设中山湖自主创新国际社区,畅通现代产业循环,打造长三角地区独具特色的“智造之城”。

策划:刘璞 陈郁

文字:薛蓓 姜婧仪 刘丽媛

摄影:宋峤

视频:戎毅晔 丁雨(实习生)

校对:盛媛媛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