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记者获悉,淮安市生态环境局组织开展了为期近一年的昆虫物种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了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10目超过360种昆虫。此次记录到的宽边黄粉蝶、斐豹蛱蝶、曲纹稻弄蝶等8种蝴蝶,均是《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中的蝶类指示物种。
淮安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昆虫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昆虫多样性调查和评估,可以了解淮安市当地的昆虫种群结构,识别昆虫与植被之间的依存关系,从而掌握淮安市昆虫资源保护大方向,同时,对相关部门开展粮食作物病虫害预防有深远的指导意义。调研团队成员们全力以赴,各种方法齐上阵,如样线法、扫网法、灯诱法、马氏网法以及陷阱法等多种调查方法均发挥了重要作用。
灯诱昆虫
样线法调查
经过为期近一年的调查,调研团队针对昆虫类群共开展野外调查3次,累计步行样线长度超过250公里、灯诱时长超过80小时、在全域昆虫热点分布区均设置了马氏网及昆虫陷阱,调查足迹遍布淮安的农田丛林。飘香的稻田、葱郁的森林、富饶的湿地……立足淮安市丰富的物种资源和多样的生态系统,调查小组记录到了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等10个目超过360种昆虫及蝴蝶。
宽边黄粉蝶
斐豹蛱蝶
蓝灰蝶
酢浆灰蝶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调查中记录到的8种蝴蝶:宽边黄粉蝶、斐豹蛱蝶、曲纹稻弄蝶、直纹稻弄蝶、稻眉眼蝶、蓝灰蝶、酢浆灰蝶、黄钩蛱蝶,均被列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最新发布的《江苏省生态环境质量指示物种清单》中,在列的18种蝶类指示物种中,在淮安市分布的占据了近半数。蝶类对于生态质量有着极高的要求,对外界环境变化灵敏性极高,这些记录是淮安气候温润、生态环境优良的有力印证。
此外,国家“三有”保护物种双叉犀金龟和中华蜜蜂在淮安市也有记录。随着珍稀及环境指示昆虫在淮安频频现身,表明近年来淮安市推行的一系列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初见成效,稀有且对环境质量要求高的昆虫纷纷选择在淮安“定居”,也说明淮安市的生态环境优质,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物种。
通讯员 苏小环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曹卢杰 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校对 陶善工
编辑 : 郭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