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视剧《狂飙》火了,还带火了众多周边话题。剧中高启强、安欣成为热议人物,当人们讨论着安欣取材于多个真实原型,是万千英雄的缩影,强盛集团法人孙红雷到底是不是孙红雷,高启强读的《红楼梦》《孙子兵法》也受到关注时,《狂飙》何以狂飙也引发讨论。狂飙的剧情,加上狂飙的演技,让观众如何能不患上“飙瘾”?
近日,剧中反派举办的在线“云道歉会”也上了热搜。“替曹闯高比胜唐小龙唐小虎老莫,向大家说一声,对不起!”对此,网友表示,“好新颖的追剧方式。”
但你知道电视剧剧名《狂飙》的由来吗?它跟一首词有关。据导演徐纪周介绍,《狂飙》剧名出自毛泽东主席的《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中一句“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
主席诗全文,“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飙为我从天落。”讲述了六月红军征讨腐朽凶恶的国民党军阀,人民要用长长的绳索把鲲鹏捆缚。赣水那边根据地红旗高展,这都是依靠黄公略的努力。所有的工农们要踊跃与敌人争斗,让革命席卷江西大地,捣破敌人占领的湖南湖北。国际歌的歌声中,我们的革命力量如同天兵降临一般的茁壮起来。其中“狂飙”既指革命风暴,又指内心情感波涛,二者交集鼓荡,奔突于天,深沉于心。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人民文学》一九六二年五月号。彭德怀率红三军团于1930年7月28日攻进长沙,后又在湖南军阀何键十五个团的优势兵力面前被迫退出。毛泽东赴长沙与彭德怀会合,于9月10日再次进攻长沙。攻城战中红军损失惨重,9月13日毛泽东下令撤围退军。退军时写下了这首《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写出了广大工农群众革命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
电视剧《狂飙》之所以能“狂飙”,就在于《狂飙》不单是展现问题,更是挖掘这些问题背后形成的根本原因可能是与黑恶势力的利益链相关,引导大众去建立更强的反黑意识。
受到“浙江宣传”点赞的是,正义值得歌颂,但是邪恶同样需要客观剖析。黑社会不是从天而降,形成的过程有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土壤。与普通扫黑影视剧相比,《狂飙》赢就赢在讲活了一个普通老百姓走向邪恶深渊,演变成黑社会老大的唏嘘故事。在《狂飙》中,正邪不是势不两立,而是会彼此相交,甚至互相转换的。
回应现实关切,彰显道义坚守,这是现实主义题材的时代使命。为正义“狂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了人性本身、职场生态以及社会现实,才是这部剧让人为之动容的核心。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楠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