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实测ChatGPT写唐诗写研报
来源:扬子晚报网
2023-02-09 07:28

   忽如一夜“恰”风来,ChatGPT刷屏朋友圈。投资者们把ChatGPT的相关概念股炒上了天,龙头股汉王科技股价翻倍。连续两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实测了ChatGPT软件完成海报、记叙文、研报、唐诗、科幻小说等命题作文,发现它交稿迅速,但面对专业术语还是有些吃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宋世锋 范晓林 徐兢

  实测ChatGPT

  记者实测,进入ChatGPT这个软件,好比进入“某宝”的人工智能对话框,比苹果的“Siri”反应更敏捷。

  1 写作文不到一分钟交稿,没情节没细节

  记者让它写一篇400字作文《难忘的事》,不到一分钟,交作业了:“人生中总会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永生难忘,对于我来说,那恰恰是我与父亲一起度过的那个夏天……”

  一共5个自然段,从头抒情到尾,但情节、细节却难以找到。

  2 模仿李白写南京春天,有意境不押韵

  记者又输入指令:“请模仿李白的风格,写一首描写南京春天的律诗。”很快,ChatGPT交作业了:“春色南京如画卷,繁花红柳争妍红;江上长堤听江谣,城外江山更秀丽;马蹄得意春风起,一路绿水环城流;南京归来有何处,不见繁华烂漫红。”意境文采都还行,但不太押韵。而且,第二句和第八句结尾重复出现了“红”字。

  3 讲个科幻故事,编得还有点悬念

  记者再出一题:“2049年,南京成为世界信息技术中心,人工智能飞速发展,以这个为主题,写一篇科幻小说。”答复是:“很抱歉,我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梗概。”它写道:“陈伟被指派带领一个团队开发下一代人工智能系统,能够自主思考、学习和演化……”“然而,随着团队继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边界,他们很快意识到,他们的创作可能太先进了。诺瓦开始质疑自己的目的和存在的伦理,导致一系列危险……”

  4 写证券研报,上证指数误作“最新价格”

  ChatGPT会写研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给出7日A股盘面一组数据,上证指数最新、最高、最低数据以及涨跌幅、交易量和换手率,请软件分析预测一下明天走势。结果得到的第一句话就让人啼笑皆非:“今天上证指数表现良好,最新价格为3243.35,开盘价为3245.23……”

  对话ChatGPT

  以下是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与ChatGPT的3段对话(Q:问;A:答):

  Q:你写的作品很好,但会否有版权纠纷?

  A:谢谢您的评价!我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由OpenAI开发和训练,不会对您的作品产生版权纠纷。然而,请务必遵守适用的版权法律,以保护您的原创作品不受侵权。

  Q:和人类相比,你觉得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优势?

  A:作为一个计算机程序,我有一些独特的优势,使我比人类更适合写作:高速处理能力;没有疲劳和错误;我没有主观意见,因此可以生成客观的文本;我通过训练学习了大量的知识,因此可以生成丰富的信息。然而,请注意,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技术,我并不能感知情感和意图,因此可能不适合生成需要表达丰富情感和意图的文本。

  Q:我是做文字工作的,你的出现会导致我失业吗?

  A:人工智能,包括我,是一种工具,而不是替代人力的工具。我的出现可能会影响一些特定的工作,但也可以帮助人类完成更复杂和更有价值的任务。例如,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大量的文本,从而减少人力的重复工作。但是,人类仍然需要对文本进行审查、编辑和改进,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因此,我不会导致您失业,但可能会改变您的工作内容和方式。

  会不会有版权纠纷?律师“暂没发现”

  江苏路漫律师事务所王云霞表示,从法律角度看,如果ChatGPT在对用户问题反馈的过程中提供了他人创作的文字、摄影、试听等作品或软件代码,只要超出评论、介绍等合理使用限度,就同样属于侵害他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权行为。但从目前情况来看,ChatGPT现有的回复是按照一定的逻辑组织起来的,暂时没有观察到有明显抄袭的迹象。

  专家看法

  ChatGPT“抢饭碗”还是“造饭碗”? 人工智能专家:看好未来应用

  “最近ChatGPT很热门,但是如果说它意味着机器将取代人脑,我觉得暂时不用担心。不要低估它,但也不要过分高估。”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戴新宇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说。

  戴新宇认为,目前ChatGPT确实可以证明机器可以实现人脑的一部分功能,帮助人类做一些事情。我们可以把ChatGPT看作一个虚拟数字人,它具有人类的语言功能,能够理解语言文字,生成流畅的句子。它可以帮我们写文章、编代码、回答问题、生成文案和计划书。它似乎无所不能,但是又会违背事实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它在求解需要严格逻辑推理的数学题,在面对复杂任务需要系统决策时,似乎也达不到人类专家的水平。

  ChatGPT让许多人感到了竞争压力,那么到底是“抢饭碗”还是“造饭碗”?戴新宇认为,ChatGPT的强大功能确实会威胁到很多人的“饭碗”,特别是一些简单重复性的劳动岗位。但是,技术的发展也会“造饭碗”,无论是ChatGPT这类人工智能大模型本身的研发,还是其辐射效应推动其它行业的变革和发展,也会创造出一些新的就业岗位和机会。

  “ChatGPT未来存在一些风险点,例如伦理问题和版权纠纷。”戴新宇分析道,这个不仅仅是机器的问题,人类社会自身也会有这些问题。当然,人类社会有道德约束,有法律的约束,有伦理的边界。对于ChatGPT,一方面通过研发更好的技术去约束它生成的语言和衍生出的行为,另一方面可能也需要强化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定明确的技术边界约束训练它的人类专家和技术人员。目前,确实需要预防这类新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危害社会。未来,如果人工智能真的具备了自我意识,并拥有了自我进化的能力,人类可能需要担心它不受控制。但是这还需要多长时间、能否实现都尚未可知。

  戴新宇看好ChatGPT未来的应用前景,他预测,ChatGPT这波冲击,其背后的原始创新和新的技术理念所产生的衍生效应,将推动整个人工智能上下游产业链的发展。

  南京理工大学高维信息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肖亮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ChatGPT基本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可对对话机器人、搜索引擎、智能客服等起到变革性作用,并引起新一轮AI相关应用从量变到质变。

  肖亮介绍道,江苏作为国内人工智能引擎区域,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邮电大学、苏州大学等高校均开展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的研究。同时,南京建设了长三角地区第一个基于国产技术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依托自主研发的华为昇腾人工智能计算芯片为核心算力引擎,已初步具备全栈自主可控人工智能计算能力,能达到每秒4万万亿次的运算次数。江苏高校与华为、百度、阿里等产学研合作日益紧密。

  ■新闻链接

  ChatGPT是什么?

  ChatGPT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OpenAI新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了真实世界中的对话,使得ChatGPT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ChatGPT还能进行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等任务。

  ChatGPT之父:8岁会编程

  作为OpenAI的掌门人,美国“85后”企业家山姆·阿尔特曼被誉为“ChatGPT之父”。阿尔特曼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的一个条件优渥的犹太家庭,8岁那年就拥有了第一台计算机,并沉迷于编程。中学毕业后,阿尔特曼顺利进入斯坦福大学,主修计算机科学。与多位IT行业领军人物类似,他并没有完成学业,在大二那年选择退学创业。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