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3公里8分钟!“空中120”完成航空救援演练
来源:紫牛新闻
2023-02-23 20:13

2月23日15时许,伴随着轰鸣声,一架载着“急性心梗危重患者”的直升机稳稳降落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门诊大楼26楼直升机停机坪。推着转运病床的医务人员迅速跑向直升机,将病人从直升机平台转运,通过专用电梯直送急诊医学中心一体化复合手术室,顺利开展“心脏搭桥手术”。这是一场空中救援的应急演练。记者了解到,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常态化的“空中120”,江苏正在探索中。

 

图片

飞机顺利降落在本部停机坪-侯雨萌摄

图片

浦口分院广场直升机转运工作正式开始-陈明瑄摄

图片

危重症“患者”顺利从停机坪转运2-侯雨萌摄

13公里8分钟:这场空中救援,快!

“浦口分院现有患者王某,男,40岁,初步诊断尿毒症,急性心梗,心源性休克,已安装ECMO,急诊PCI失败,需紧急转至本院行搭桥手术。”

2月23日下午14:30,江苏省人民医院本部接到浦口分院医务处这通紧急电话——航空救援演练正式开始。据了解,此次演练作为全流程演练,包含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远程会诊、ECMO支持下直升机转运、院内急救等多个环节。演练模拟当天此时正值交通出行高峰,南京长江隧道出现拥堵。据手机导航地图估算,两地陆上最短陆地距离约16公里,隧道拥堵情况下车程需要约1小。

而患者病情紧急,1个小时的转运时间对他来说可能是致命的,这场空中救援,以分钟来计。

14:35,省人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指挥部,医院医务处、护理部、保卫处、总务处、信息处、心脏大血管外科、急诊医学中心、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等部门全力配合落实。同时,应急办向东部战区空管申请航线。

14:40,医院启动会诊平台,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通过线上会诊平台在浦口向本部专家汇报病史。本部专家进行综合研判,并商定下一步治疗方案。

14:45,浦口分院广场直升机转运工作正式开始,省人民医院ECMO团队随机空中保障。8分钟后,飞机顺利降落在本部停机坪,“病人”通过专用电梯直达复合手术室,接受心脏搭桥手术。

全程仅用半小时,空中飞行距离13公里耗时8分钟。直升机参与医疗救援,比陆路交通至少节省80%的救援时间。

 

图片

危重症“患者”顺利从停机坪转运-侯雨萌摄

图片

危重症“患者”通过专用电梯直送到复合手术室-侯雨萌摄

图片

指挥中心现场-褚泽群摄

空中“120”,常态化开展正在探索中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直升机航空救援为患者架起了快捷、高效的空中生命通道。”省人民医院应急办主任陈群表示,航空救援涉及的环节众多,需要各方配合,“空中120”常态化地开展正在探索中。

在这次演练中,省人民医院ECMO团队首次亮相“空中救援”现场。作为目前重症急救领域先进技术,ECMO治疗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医院、地区针对急危重症患者综合抢救水平的重要标志。江苏省人民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主任陈旭锋表示:“ECMO技术与航空救援的配合,使复杂环境下的现场急救、重症伤员的安全转运及院前急救等场景成为现实,能更好地为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江苏省人民医院院长刘云教授介绍,国家(江苏)紧急医学救援队依托江苏省人民医院组建而成,队员涵盖医疗、护理、医技、行政、后勤等多方面。救援队在历次的省内外医疗救援中,勇敢逆行,冲锋在前,为守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筑牢安全屏障。下一步,江苏省人民医院将依托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建设工作,不断提升队伍应急救援业务水平,力争救援能力覆盖全省,辐射周边,打造紧急救援的“江苏样板”,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战略在我省的实施提供重要保障。

通讯员 曹勇

实习生 骆静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杨彦

摄影 杨泽华

剪辑 吴梦月(实习)

 

校对 王菲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