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雅红桥、竹西佳处、冶春唱和、风月同天……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5月17日从扬州获悉,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今年9月在安徽合肥开幕,作为38个城市展园之一的扬州园已完成主体建设,即将进行内部装饰和布展,建成后将向中外嘉宾展现文旅名城、园林名城的魅力。
竹西佳处
占地约2345平方米,有效控制成本创造最优景观
扬州市住建局专家介绍,扬州园位于园博会园区中部“城市更新”展区,近园区2号出入口。场地西与合肥园隔水相望,东与港澳台地区展园相对,北侧为沈阳园,南侧为南京园。场地东侧为二级园路,西侧为三级园路,占地面积约2345平方米,建筑面积110平方米,绿化及水系面积(含水生植物)1670平方米,绿地率71.2%。场地整体较为平坦,东高西低,东西差约1.8米。
据悉,扬州园以植物造景为主,辅以部分特色建(构)筑物,展示扬州园林园艺特色。园区充分利用安徽本土植物和材料,在有效的成本控制下,创造最优景观。扬州园合理划分功能区,充分利用周边场地资源,宣传展示扬州城市传统文化、城市发展新面貌和生态文明建设新成果。
风月同天
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各有主题尽显精彩
专家介绍,扬州园的风格定位为传统园林、古典园林,主题元素选取扬州园林、运河、红桥、柳树、诗词、月亮、芍药等。将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在2345平方米的用地中尽展扬州人文历史特色;遵循因地制宜原则,结合园区地形挖水筑山,放置建筑,通过漏窗、水面,将绿杨城郭“借”入园中;遵循文化为魂原则,充分体现扬州厚重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底蕴,展现扬州园林的文化特色。
记者采访获悉,扬州园分为起、承、转、合四个部分。
起,入口采用了古典园林中欲扬先抑的手法,设置了半亭、特色景墙,通过空间开合收放、光线明暗变化、漏窗透景等手法,达到“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效果。走过主入口,映入眼帘的是红桥,桥的样式参考扬州二十四景中的红桥,桥边种植垂柳,呼应本次展园“绿杨城郭”的主题。
承,扬州园建筑之所在,有冶春香榭、长廊、渔洋舫,三处建筑取名皆取自扬州地方元素,呈现出扬州园的地方特色。历史上的冶春园早就呈现“冶春花社”“冶春诗社”和“冶春茶社”共存的局面,是古城扬州文人雅士、商贾政要的聚会之处。
转,扬州作为运河原点城市和世界运河之都,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扬州自古有“月亮城”的美称。这一节点融合了明月文化、园林文化、运河文化等诸多城市特质,营造出了“古云探月”的唯美意境,表达着“梦圆扬州”的美好祝愿。
合,扬州作为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和东亚文化之都,在与世界的交流交融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此节点为全园的至高点,利用水系挖土堆叠石土山,山上置亭题名“风月同天”,展示扬州不泥古、善借鉴、开放包容的文化特质与城市品格。
古运探月
作为长三角城市展园代表之一的扬州园进展迅速
市住建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扬州园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即将进行内部装饰和布展。合肥园博园也迎来重大进展,其余37个城市展园已全部进场开工建设。本届合肥园博会将打造38个城市展园,其中包含上海、南京、徐州、苏州、扬州、杭州和宁波7个长三角城市展园;包含郑州、武汉、长沙和南昌4个中部城市展园;包含北京、天津、重庆、大连、厦门、济南、成都和南宁8个园博承(申)办城市展园;包含西宁、西安、昆明和乌鲁木齐4个特色城市展园;包含亳州、蚌埠、芜湖、安庆和黄山5个安徽省内城市展园;包含港澳台展园;久留米(日本)、哥伦布(美国)、德比(英国)和奥斯纳布吕克(德国)4个合肥友城展园;包含下诺夫哥罗德(俄罗斯)、布哈拉(乌兹别克斯坦)和金边(柬埔寨)3个“一带一路”城市展园。
风雅红桥
据了解,所有展园一园一主题、一园一特色,建成后将成为合肥园博永不落幕的景观。北京园,绿树成荫,红墙掩映,以“京腔徽韵,百姓生活”为主题,将首都绿化特色与京味园林生活巧妙融合,呼应园博主题。苏州园在传承苏州古典园林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守正创新,较好体现苏州园林的风雅韵味。济南园步移景异,园区依托不同形式展现济南方言、泉巷空间、趵突腾空、鹊华秋色等景点。上海园以城中山水主题为中心,建构立体复合空中花园环线,打造立体花园、跌瀑花境、再生花园、秋光时色等特色景点分区。
冶春唱和
通讯员 姜传刚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陈咏
校对 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