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牛头条】苏州90后小伙为修复古建筑在西藏坚守7年,改造的清代建筑成宝藏打卡地
2023-05-26 20:33

出生在江苏苏州的90后小伙夏于钧,2017年从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硕士毕业,在上海原本有一份不错的职业,但为了自己的梦想,他放弃了大城市的生活,来到西藏拉萨,只为修复古建筑,且一待就是7年。他和团队在完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将吉崩岗拉康改造成当代艺术中心。夏于钧将这里的修复过程拍成视频发到网上,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关注,改造后的吉崩岗拉康一度被网友称为宝藏打卡地。

“我喜爱这项工作,只是坚守自己的职业爱好而已。”近日,夏于钧在接受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从小穿梭在园林里写生

身上烙下建筑设计的烙印

最早“认识”夏于钧,是看到他发布的视频,被笼罩在一片略带神秘光彩中的西藏古建筑,莫名给人一种肃然起敬的感觉,让人迫不及待地期待看下去。而联系到夏于钧,因为忙,记者要求采访的时间一拖再拖。“实在是太忙了,说实在的,我在西藏这几年,除了完成必须的工作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花在研究西藏众多沉淀着千百年历史的古建筑上。”夏于钧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

图片

夏于钧在西藏修复古建筑

夏于钧出生于江苏苏州,从小便在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的古典园林中穿梭,这里移步换景且带有深厚文化意蕴的山水园林,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深深地吸引着夏于钧,并烙下了印记,也为他日后的职业选择埋下了伏笔。

“小时候我经常穿梭在同里、甪直、乌镇等江浙一带的古镇中,几乎每个假期都去家乡附近的江南园林建筑里写生。”夏于钧对记者说,“我很自然地选择了建筑设计这一行,应该说离不开家乡江南园林文化的熏陶。”

图片

夏于钧在园林里写生

从四川美术学院建筑设计专业毕业后,2013年下半年,夏于钧来到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学习,2015年硕士毕业后,他到了上海,从事建筑设计的工作。

“我在重庆上大学时,因为地理上离得近,曾多次到过藏区,后来硕士毕业论文研究的方向就是这些地区的古建筑,在这些游历过程中,我还抄录了建筑设计这方面的资料、手稿。”夏于钧告诉记者。

“也是一次偶然,有人找到我,希望通过我掌握的资料及专业知识,帮助修复西藏的一处古建筑。”之后,在上海工作了不到2年的夏于钧选择来到拉萨。“只因我热爱我目前所做的事业,家人也很支持,所以我来了西藏。”自2016年来到拉萨,他在这片土地上已经“扎根”7年了。

只有当你深入当地的古建筑群中,你才能跟这些古建筑“交流”。夏于钧说,西藏是古建筑的一个宝库,这里有恢宏的宫殿、庄严的庙宇,还有古建筑蕴涵的厚重历史文化。

让古建筑“活化”并承担当代使命

保护性改造让吉崩岗拉康焕发新生

清代古建筑吉崩岗拉康,是夏于钧在拉萨接手的第一个古建保护性改造项目,正是他和团队淋漓尽致展现出的才华,才让这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建筑重新焕发青春。

图片

修缮前的吉崩岗拉康

“西藏有很多古建筑都是修好后,长久闲置着,破了再修,成了一种死循环。我认为这些闲置中古建筑的保护性利用,要有一个‘活化’的核心思想,希望它能产生不一样的效果,更能承担一些当代的使命,而不再是毫无目的地修缮。”夏于钧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

他和团队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在完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前提下,将吉崩岗拉康改造成当代艺术中心。当地没有过将古建筑改造成艺术空间的先例,且这座古建筑年久失修,破败不堪。夏于钧和团队为做好修复工作,实地走访当地的老人,还原了吉崩岗拉康早前的样貌,随后又是夜以继日地整理历史资料,实地测绘,多次论证方案,最终呈现出传统和当代文化交融的修复方案。

图片

夏于钧实地测绘

围绕当地老人描述的坛城原貌,结合古建筑地面不平的现状,夏于钧和团队在参考了当地许多古老寺庙的地面案例后,多次寻找与搜索,终于找到了一种老榆木地板,还创造性地利用老榆木的纹理,在中心神殿的地面拼出了一个坛城形状,一种复古风油然而生。此外,为让这座古建筑从入门处就传达出一种厚重古朴的历史感,夏于钧和团队成员还决定打造一条由2000张铜片拼接成的入口廊道,每一片铜片上的图案都由当地铜匠手工烧制,象征着人们心中的坛城。

3年的努力,终于让这座融合传统建筑与现代设计的古建筑——“吉本岗艺术中心”修复面世,这在西藏尚属首例。正式开放之日,夏于钧说,他看到很多人过来参观,包括旁边的居民,并纷纷惊叹地表示,“没想到自己身边竟然还藏着这样一个宝贝,因为吉崩岗拉康以前是被作为粮仓之用的。”

图片

图片

吉本岗艺术中心

夏于钧将修复过程拍成短视频发布到网上后,不少艺术家特意来到拉萨,就是为了看一眼这座古建筑。凡此种种,让夏于钧感觉所有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所有的辛苦都值得。

未来,继续“扎根”西藏

做这里古建筑的记录者

在西藏生活的这7年,夏于钧说,他每年总会安排时间到西藏各地去考察,每到达一座古建筑,他都会为古建筑拍照,研究其构造,了解它背后的历史文化及背景、故事。“这里有许多隐藏在民间的古建筑,它们承载着历史的符号,比如那些隐修洞、悬空寺……我希望能把它们都记录下来,然后成为我研究的课题,这对于保护和发展这些历史文化遗产大有好处。”夏于钧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说,每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都有一种载体,而古建筑则是这种载体得以传承的最好方式,透过这些古建筑,大家可以看到它背后凝固着的灿烂历史文化。

图片

夏于钧在藏区走访

“一路旅行,一路见识,一路突破认知……”夏于钧说,他在西藏旅行考察期间,想要记录下来的内容实在太多了,而这座魅力无穷的“宝藏”有待继续发掘。每一次,他都要被自己的发现所感动。

一堵墙、一座塔、一块板……当地各种古老又生动的建筑构造变成了夏于钧相机里的照片、测绘仪里的线条、速写本里的素描,并汇集进他的古建筑档案册里。

“我和我的伙伴们还在拉萨进行一些本土的商业空间、古城街区的改造工作,我的理念一直没有变过。”夏于钧说。过去几年时间,他一直奔走在西藏的各个区域,近到古城集市,远到边境村落,寻找和记录一些即将消失的古建筑,思索如何把西藏地域性建筑的当代传达工作做好,更好地传递藏式建筑的美学。

“我愿意为此而坚守。”夏于钧对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如是说道。

紫牛新闻记者 |梅建明 郭一鹏

编辑|张冰晶

剪辑|万惠娟

主编|陈迪晨

图片和视频素材:受访者提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紫牛新闻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唐迎鸾律师

您有新闻线索,欢迎点击爆料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