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中国足球是一条在乱石间奔涌不息的湍急河流,那么它的每一次蜿蜒都会激起巨大的水花,澎湃的声响总是让人为之瞩目,但也容易忽略在阳光不容易穿透的河底,鹅卵石之间总有泥沙相伴的劲流涌动。
海门足球,就是这样一股劲流,它没有顶级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光环却一直默默的在为国家培养足球人才。截止到今年,海门已陆续向各级国家队输送超过150人次的国脚,从海门走出去的足球少年们如今绝大多数人都活跃在职业联赛的舞台,同时也是各级国青和国奥队的主力常客。
中国足球发展之海门模式比较特殊,因为它的发展刚好踩在了每个重要时间节点上,然而每一步又不按照“最容易”的方向发展,好像始终在埋头走自己的路。海门足球一直坚持从青训到职业,按部就班又循规蹈矩,这直接导致它的过程在现今的足球大环境下不可精准复制,但是站在如今的成绩面前又不能否认它的科学与严谨,就好像是一位坐在前排角落里文质彬彬的尖子生,始终远离着喧嚣。
海门,这座长三角城市群中的县级市(现为南通市海门区),它曾以轻工业和建筑闻名遐迩,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百分之六十的家纺产品出产自这里。在这个人口不足一百万的小城里,GDP却能达到1621.7亿元,然而在追江赶海般发展综合经济的背景下,这座经济较为发达的沿江沿海城市却埋头十二年蹚出了一条从青训到职业的城市足球之路。
2011年,客商李太镇找到海门市教育局,希望可以在当地投资兴办青少年足球培训班,办一家俱乐部。当时的海门几乎没有正规注册的足球俱乐部,俱乐部属于舶来品。时任海门市教育局局长的许新海(博士)从接触开始就打量着这个找他开办俱乐部的男人,随着不断深入的了解,李太镇的足球蓝图逐渐清晰了起来,从起初的怀疑到后来的支持,最后选择相信这个看起来黝黑但是意气风发的男人,许新海也把自己主政当地教育的理想融进了这张蓝图里。那年李太镇39岁,在这之前,他已经组织他工厂里的所有员工踢了许多年的足球。
在海门教育局的支持下,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在海门市海南小学成立了,校方为俱乐部的学员们提供文化课,并借了栋老旧的宿舍楼给俱乐部使用,李太镇出资翻修了学校里唯一一片不算标准的球场,每天放学后俱乐部的球员们就在这片球场上分批训练。
2011年“政企联姻,校企结合”的足球发展模式在这片土壤里第一次出现
“政企联姻,校企结合”的足球发展模式在这片土壤里第一次出现,那是2011年。
当时俱乐部只有7名学员,在这座高考强市的光环下,足球运动还是众多老师和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为扩大生源,在教育局的支持下,珂缔缘从巴西、韩国等国家引进一批外教并大胆开创了免费办学模式。
“外教+免费”这在当时的足球环境下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招牌,很快俱乐部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超过100人的学员,这座小城的足球一下子热闹了起来。
三年时间,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都是开始在行业立足的结点,上和下就取决于这黄金的三年。2011至2014年,海门足球用“政企结合、校企联合”的模式闭门造车,在2014年7月全国校园足球总决赛(当时全国最高水平校园足球比赛)拿到了全国第二名,又在10月参加全国U系列锦标赛(当时全国最高水平比赛),从众多职业梯队手上抢到了一座全国冠军的奖杯。
2014年俱乐部获得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U-12锦标赛冠军
U系列青少年比赛的前三名,在海门这支队伍出现之前,常年被一些职业梯队包揽,而横空出世的海门足球从那一年开始成为了青训的“搅局者”,从那个时候起很多业内人士开始关注这支队伍,很多人会问海门在哪里?
2013年,海门珂缔缘参加江苏省锦标赛拿了第四名,递补获得了参加全国校园足球锦标赛的机会。正因为此,2014年初江苏省足管中心致电南通市校园足球办公室,南通市有没有队伍参加,当时南通校足办的回复是没有,于是江苏足协只能回复中国足协说江苏南通没有队伍参加。这直接导致海门参加全国校园足球的机会丢失。
新生的事物往往会打破以前的平衡,是否影响到一些利益,历史自有评述。但我们通过这并非单一的事件可以看出,那时候中国足协的管理只能做到市一级,市一级的单位就是管理神经的末梢,但市一级的管理者们却可以直接决定下一级(区县一级)单位的“生与死”。
值得庆幸的是,在今天已经有无数的事实正在不断证明着,乡村兴则国家兴,基层踊跃才是中国足球发展的基石。
时代的发展就像轰鸣的巨轮滚滚向前,碾压着一切阻碍它的东西,能够跑在车轮前的人是天才,守在被卷起泥土里的是众生。作为俱乐部的创始人,李太镇可能没有想到自己即将迎来在中国足球发展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呱噪年代“金元时代”。
2015年,是海门珂缔缘发展第五个年头,俱乐部多支梯队开始全线开花,不断在全国各级比赛中斩获佳绩。这个时候的中国足球被各类社会资本包裹着,然而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危机来临。年末,俱乐部一名主力队员莫名失联,数月后突然出现在另一家职业俱乐部的梯队中。2016年初,又有四名主力队员在假期结束后擅自离开俱乐部,并先后出现在其它职业俱乐部的队伍中。从2015年至今,俱乐部先后流失了超过五十名主力队员,这对于一座县级市的队伍来说,近乎于毁灭性的打击。而对于天价签字费、承诺送出国等掠夺手段,对于一家“上面没有人”的草根俱乐部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办法。与此同时,俱乐部的经营成本水涨船高,投资人李太镇开始变得力不从心。
左面是急功近利的洪水猛兽,右面是临被釜底抽薪的艰难抉择,以海门珂缔缘为代表的的海门足球来到了一个需要抉择的十字路口。
2015年底,俱乐部的办公室电话忽然响起,当时办公室的很多人以为又是哪个球员要离开,结果电话那头是一位自称来自浙江卫视节目组的女士,这时大家没有意识到,海门足球的命运齿轮又开始转动。
2015年俱乐部正式受邀以“追梦人”的身份参加了《中国梦想秀》
两周后,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正式受邀以“追梦人”的身份参加了《中国梦想秀》,一座县级市的足球梦想以最高票数通过选拔,一经播出名声大噪,仿佛一夜之间全国的足球爱好者们都认识了这家俱乐部,也都知道了海门这座县级市,梦想照进现实。
2016年,时任海门市委书记的姜龙接到了来自中国奥委会的电话,国际奥委会主席托马斯巴赫为了表彰海门珂缔缘足球俱乐部做出的贡献,委托国际奥委会委员张雄特意从瑞士洛桑来到中国江苏南通海门,看望这帮为了足球梦想拼搏的孩子。
2016年海门青少年足球训练基地拖入使用
姜龙书记敏锐的意识到,也许在这里真的可以为中国足球做出一些贡献。后来,姜龙在他的任期内为海门足球做了几件事,奠定了未来的发展。2016年,海门斥资在经开区兴建了六片标准足球场,免费交由珂缔缘足球俱乐部运营管理,并将附近学校的一所公寓楼免费借给俱乐部使用。教育局开始按照体校标准对俱乐部的教练员及学员进行伙食等补贴。
当年的这一举措在现在看来确实具有前瞻性。
“珂缔缘”杯校园足球国际邀请赛暨“丝绸之路”U14国际青少年足球邀请赛在海门隆重举行
同年,由世界七大洲十二个国家的U14青年足球队伍空降海门,展开了为期一周的激烈角逐,这其中包括了职业梯队和国家队,高水平的竞技比赛吸引了同年龄段国少队参加,同时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国家媒体也对该项赛事做了详细报道,海门足球在当地火了起来。今天的海门已有53所足球特色学校、12所足球特色幼儿园,足球运动在当地的普及一直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其中有一组数据,截止到2016年末,海门已向各级国家队输送了男女足超过60人次,截止到2022年,人次已超过150人。
2017年,海门凭借丰富的足球赛事、青训培养模式和城市足球基础,一举成功申报江苏省特色小镇,海门足球小镇,也是全江苏省目前唯一一座被正式验收和命名的体育类特色小镇。
2017年,海门成功申报江苏省特色小镇——海门足球小镇
海门足球发展进入了快车道。社会资本开始青睐这家“非主流”的小俱乐部。
2017年中,先后两家上市公司开始注资赞助俱乐部,以换取商业地产项目开发的回报。这是一种在当时比较流行的方式,但是在后来也被验证了,这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资本的并道使得海门足球再一次跃上发展的快车道,之后的五年海门珂缔缘建成了完备的十四个级别的单年龄段梯队,并在2019年获得了冲击中国职业联赛(中乙联赛)的机会,海门自己培养的球员将有机会第一次站在中国职业联赛的舞台上。
与此同时,海门足球小镇中的俱乐部新基地项目也开始建造,这座由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研判和规划设计的“城市体育综合体”将作为海门足球小镇的未来运营核心,被赋予了自我造血的功能,所有人都对这座建筑群寄予厚望。
然而,时间来到2020年,全世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在这一年开始席卷全球,受疫情的严重影响,俱乐部不能有效开展正常运营,雪上加霜的是俱乐部的资本方因自身遇到重大困难,不能继续追加对俱乐部的投入,在双重打击下,俱乐部第一次面临着断粮的危险境地。
2020年底,俱乐部陷入了不能开展运营和没有资本输血的两难境地,与此同时俱乐部新基地项目主体建筑刚刚完工,却因为工程款拖欠等原因,交付变得遥遥无期。
从扶摇直上的足球俱乐部到一下子坠入谷底发不出工资,很多员工接受不了这样的变化纷纷离职,俱乐部陷入到一个凭借自身能力不足以脱困的艰难境地,俱乐部创始人李太镇几乎一夜白头,他没想到在他即将五十岁的人生道路上,会碰到这样一个致命难题。
随着城市被相继按下暂停键,俱乐部也陷入了提前放寒假的局面,那时候的困难就像莫比乌斯环,怎么都走不出去,眼看足球大厦将倾,上百名学员将无球可踢,已发展十年的海门足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与挑战。
无数个体的波动是每个时代变迁时最有张力的前兆,总是上下起伏跌宕的命运容易塑造出不屈的性格与勇气,有些突如其来的困难可能就是为了让你去克服从而变得更好。
“对不起,我真的坚持不下去了”,2023年初,已经坚持了一年有余的海门珂缔缘终于发出了求救信息,海门区委区政府(2020年后为南通市海门区)高度重视,在区委书记与区长的带领下迅速成立问题小组,分管区长马上组织专家领导对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判断,海门珂缔缘帮扶小组经过六十多天的尽调,站在十二年发展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的制定出海门足球五年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了对青少年足球与职业足球的扶持奖励,同时也对俱乐部提出了更新的要求。
国企进驻,股权改革。
经过十二年的发展,海门足球终于勇敢的迈出了这一步,就好像足球场上经过无数配合终于来到门前的临门一脚。不知道这次的临门一脚能否将球射进得分,但是相信在不远的未来时代会再次为海门作出印证,就像七年前迈出的那勇敢的一步。
2023年经过十二年的发展,海门足球小镇俱乐部新基地即将迎来交付
俱乐部停摆事件的发生充分暴露出结构的问题,各方也都充分意识到没有制衡的资本就是一头要吃人的野兽。经过这次波折,相信拥有十二年底蕴的海门足球可以优化的更加合理与坚韧。
而李太镇广纳四方贤才的胸襟,也成为了海门足球一飞冲天的助燃剂。
海门足球灵活的运作机制,曾创造出久违的活力与生机,但是单一的结构始终会存在隐患,如今当地政府以“股权并购+购买服务”的形式重新优化了俱乐部,更为海门足球的未来十年发展留下了重要伏笔。
在当前的足球大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于这项运动改革的决心,如果埋头发展十二年的海门足球可以为国家足球的改革提供一些启发,那也算是功不唐捐、玉汝于成。
毕竟,轻舟已过万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