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湖
日·衣笠济
湖边不见莫愁家,徐步出城村路斜。
香色引人登水阁,凉风多处爱荷花。
莫愁湖在水西门外,是南京主城区内仅次于玄武湖的第二大湖泊,近代以来金陵最著名的古迹名胜之一。清末,日本画家衣笠济到南京来写了这首诗,诗中“水阁”是曾国藩二任两江总督重修莫愁湖时所建的新建筑。
莫愁湖有不少对联,最有名的莫过于王闿运的那副。
清乾隆时,江宁知府李尧栋于湖畔建郁金亭、湖心亭、赏荷亭等景观。道光时,又建六宜亭、长廊,配以曲榭,惜咸丰时俱毁于战火。同治十年,莫愁湖得以重修。景成,请王闿运前来游览。王闿运遂写下一副对联:
莫轻他北地燕支,看画艇初来,江南儿女无颜色;
尽消受六朝金粉,只青山依旧,春来桃李又芳菲。
北地燕支(胭脂),是说莫愁是从北方而来。这当然是个传说,莫愁到底是哪儿人,甚至是否有其人,都很难说。依据前人所说,莫愁籍贯大致有三处:
梁武帝《河中之水歌》中云,“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唐书·乐志》,“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谣石城乐”,莫愁是金陵人;
洪迈《容斋随笔》中则说莫愁其实是竞陵之石城女。
王闿运大概认为莫愁是洛阳人吧,所以才会有“北地燕支”之说。但此联一出,“江南儿女”纷纷抗议。一个北地胭脂就能让“江南儿女无颜色”?
也是“江南儿女”对王闿运有情绪。此前,王闿运一位魏姓友人在南京为官,说金陵名士多自负。王闿运为友人出头,写过两副联,一联云:
吾道南来,原是濂溪一派;
大江东去,无非湘水余波。
濂溪,为湖南人周敦颐,写过有名的《爱莲说》,读过初中的都知道他。
另一联是王闿运为江南关公祠题写的:
匹马斩颜良,河北英雄皆丧胆;
单刀会鲁肃,江南名士尽低头。
这两副对联已经惹恼了江南人了,此次再为莫愁湖题写这样的对联,自然引得群情激愤,几致兴师问罪。王闿运知众怒难犯,最后将上联“无颜色”改为“生颜色”,下联“青山依旧”改为“青山无恙”,才平息了一场风波。
莫愁湖是长江的遗迹。六朝时期,长江沿南京城西侧流过,与秦淮河汇合于石头城下,莫愁湖是长江的一部分,后长江改道北移,留下大片淤积地与一系列沼泽、池塘与湖泊,莫愁湖即其中最大者。南唐时莫愁湖称横塘,因其依傍石头城,亦称石城湖。
校对 李海慧
编辑 : 臧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