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南京医科大学开学啦,迎来2745名本科新生,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在现场采访获悉,全新的“天元书院”也正式亮相。今年高分学霸尤其多,朝气蓬勃的他们充满了斗志,志向远大。
他,对当医生“有执念”
学医的原因你绝对想不到
记者在天元书院遇见了2023级新生刘杨开元,他高中毕业于江苏省淮阴中学,今年以674分的高分被录取在天元卓越班(临床医学)本硕博连读。他选择来南医大学医还有一段小故事。
“正是爸爸妈妈当年去南医大第一附属医院看病,才有了我。”刘杨开元说起他跟南医大的缘分。刘杨开元的爸爸刘鎏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当年,他们婚后四年一直没有生育,在淮安老家四处寻医问药,花了很多钱,也没有成功。“后来,我和他妈借了一辆车,连夜赶到南京,到了南医大一附院挂上了一位老专家的号。”刘鎏说,医生告诉他们身体一切正常,不要太紧张,回去放松就好了,也正是这句话让夫妻俩人放宽了心。“回到家我们就按医生说的做,一个月后妻子就怀孕了,有了我们的儿子。”说起这段经历,爸爸红了眼眶。
孩子来之不易,夫妻俩竭尽所能将儿子培养成人。“我们家给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我们夫妻俩人,包括爷爷奶奶,在家不玩手机、不看电视,都拿着书在看。”
刘杨开元从小学二年级开始就表达了对当医生的向往,爸爸形容他对当医生“有执念”。刘杨开元说,“来到南医大,我深知今后的学医之路很辛苦,我一定不会荒废大学时光。未来我希望能拿手术刀,成为一名外科医生,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医生。”
她,最高分678分录取在天元班
想成为救死扶伤的医生
今年,南医大录取的最高分是来自江苏连云港的考生孙子涵,她以678分的成绩被录取在天元卓越班(临床医学)专业,她选择学医,是受到哥哥的影响。
“我的哥哥是一名医生,每当他回家讲医院里的故事,讲他怎么帮助看病的老人申请减免医药费,我都觉得很伟大。”在孙子涵眼里,成为一名医生能救死扶伤是神圣的光荣的,所以,高考后她毫不犹豫选择了南医大,走上成为医者之路。
记者在天元书院采访新生发现,朝气蓬勃的他们充满了斗志,有着远大志向。被录取在天元创新班(基础医学)的李承昊对未来有着自己的规划,他笑着告诉记者,“有梦为什么不做得狂野一点,我想拿到诺贝尔奖!”他说,希望未来在科研上能有所成就,研究出厉害的技术,真正去帮助或救治有需要的人。
268名学子入驻“天元书院”
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导师科研项目
记者了解到,天元书院是南京医科大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设立的第一个荣誉书院,聚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本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目前学院共有268名天元学子入驻。
记者在现场看到,天元书院为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书院将同学们学习、生活集中在独特设计的空间环境中,楼上是宿舍,楼下是公共阅读区、研讨室、工作室、多功能厅、党团活动室等功能区,满足同学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天元书院的一体化设计就是为了给学生们更多空间、时间进行自主探究。作为未来的医学科学家,培养终身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天元书院执行院长冯锋表示,天元书院遵循人才培养规律,一体化设计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和科研训练体系设计贯穿培养全过程。他介绍,对课程体系的设置打通学科壁垒,增加整合课程、交叉学科课程和国际课程的比重,重点打造学科交叉融合“新医科十门课”。
据悉,天元书院实施全程科研导师制,学校遴选了学术水平高的导师组成科研导师团队,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发展方案,系统性、进阶性地开展科研训练。学生可以直接参与导师科研项目,构建师生融创共同体。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赟
见习记者 刘梦琦
摄影 张华纬
实习生 谢文杰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