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如画|一片叶子背后的生态密码:燕子窠因何出圈?
2023-11-13 14:48

   中新网南平11月13日电(记者 袁秀月)沿着山路往前走,一块醒目的电子屏映入眼帘,屏上记录着环境实时监测的五项指标——负氧离子、温度、湿度、PM2.5、PM10,红色的数字滚动更新。这不是来到了某个环境监测站,而是走进了位于武夷岩茶核心产区的燕子窠生态茶园。

  都说好山好水出好茶,在福建武夷山,茶文化历史悠久,武夷山因茶闻名、因茶而兴。而如今,武夷茶正走上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

图片
  图为燕子窠生态茶园。中新网记者 袁秀月 摄

  都是产茶,燕子窠生态茶园却做出了不同。工作人员向“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介绍,每年到了4月份,武夷岩茶就开始采摘,采摘结束后,这片茶园就在茶树之间开始种植大豆。在冬季有机肥施用后,则开始种植油菜,到三月底油菜花季结束后刈青入土。

  工作人员介绍,这样做并非是为了增加农作物种类,而是大有讲究:种植大豆可以通过大豆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分子态氮元素,转变为可被茶树吸收和利用的氮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可以补给土壤磷和钾。这样就不用施化肥了。

  工作人员说,“有机肥+绿肥”的轮作模式不仅提高了茶叶的产量,还丰富了茶叶的质感,茶叶口感更甜、更香,茶水耐泡度提高。

  除此之外,燕子窠生态茶园还利用树林吸引鸟类、昆虫防治病虫害,并安装了30台吸入式太阳能杀虫灯,统筹物理和生物防治方法,保护茶园生态环境。

  燕子窠生态茶园的新模式,解决了过量施用化肥导致的土壤退化问题,又将农作物改造成“绿肥”保住了土壤养分,可谓一举多得。

图片
  图为燕子窠生态茶园。中新网记者 袁秀月 摄

  据工作人员介绍,这都是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廖红给他们发出的“生态密码”。2015年,作为科技特派员的廖红以武夷山为基地,探索创建生态茶园之路。目前,廖红团队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建立的优质高效生态茶园示范点累计面积已过万亩。近年来,武夷山大力推广茶园“绿肥+”模式,打造绿色生态茶园,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燕子窠生态茶园,不仅推动了武夷山茶产业的发展,还给整个茶产业的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应用带来了启发。新一代的茶人在掌握传承传统技艺的同时,还不断将新兴技术引入茶产业中,为茶产业插上文化和科技的翅膀。

  11月11日,在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下,由中国新闻网和福建省委网信办、山西省委网信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网信办、海南省委网信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网信办等多地网信办共同主办的“江山如画”网上主题宣传活动在福建武夷山启动。当天,“江山如画”全媒体福建采风活动同步启动。(完)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