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11月29日讯(通讯员 王燕 记者 万凌云) 初冬时节,镇江圌山风景区山明水净,五彩斑斓,一时间如诗如画,美不胜收。
圌山位于镇江市京口区境内,又称洗山、谁山、谯山、瞿山、仙鹤山,雄峙江浒,扼锁大江。相传秦始皇一统天下后,春暖花开时节东巡至西周宜侯封地时,见长江之滨高山耸峙,形如巨龙,瑞气升腾,担心此地瑞气会产生新皇帝,必须把这瑞气给关起来,便赐名圌(音 [chuí])山。
圌山海拔258米,临江壁立,峭崖突兀,是江南地区一座特征显著、地势险要的名山。耸峙大江之滨的圌山,山势奇峻,形似巨龙,自古就有“逆流而障东逝之波”、“凿石排南纪,连峰出大川”的美誉。
值得一提的是,自唐宋以降,有着长江锁钥之貌的圌山,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更是扼守长江之险的天然关隘。 圌山不仅自然风光奇秀雄美,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临近圌山的烟墩山在20世纪50年代出土“宜侯夨簋”等一批西周早期重要青铜器,使得古城镇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提前到三千多年,成为探寻中国西周时期分封制度罕有的实物佐证。圌山有着丰富的古火山地质风貌,除自然景观有所谓“三十六处悬崖、七十二奇洞”外,还有屹立主峰之上的万里长江第一塔报恩塔,有着深厚的感恩报恩文化积淀。
静谧而又浪漫的唯美景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拍照打卡。 初冬时节,不用远行,圌山风景区走上一走,邂逅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现场
校对 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