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说江苏(72) | 龙行虎步:刘裕到底走出了什么样的步伐?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1-15 16:12

刘裕龙行虎步,视瞻不凡,恐不为人下,宜早为其所。——《宋书·武帝纪》

这是东晋末年有人劝说桓玄的话,希望他能及早杀掉刘裕。但桓玄终是未听。

当时桓玄想篡位,就找个中间人去问问刘裕的意见,说:“朝廷有禅让的意思,你觉得怎样?”刘裕心知肚明,说:“晋室微弱,已失民心,取而代之,有何不可?”

桓玄篡位后见过刘裕,隔天就对司徒王谧说:“刘裕气度不凡,是人中豪杰。”有人就对桓玄说:“刘裕龙行虎步,顾盼间,露出不凡之气,恐不是那么好驾驭的,还是早点做打算得好。”但桓玄却说他正想要用刘裕去平定中原。等平了关陇之后,再作计议。

这是又一出范增与项羽的戏码。项羽不听范增的话,放跑了刘邦,最终被刘邦所灭;桓玄也没有听建议,放过了刘裕,最终被刘裕所败,仓皇逃窜益州,被益州督护冯迁杀掉。

那么,刘裕长什么样?以至于桓玄说他气度不凡呢?《宋书》上说刘裕长大成人后,身高七尺六寸,换算下来,应该在1.83米左右;还说他“风骨奇特”,“风骨”指他有刚正的气概,“奇特”就是迥于常人。这是句套话。按史书记载,一般开国皇帝都有奇特之处。秦始皇“蜂准,长目,鸷鸟膺,豺声”,也就是高鼻梁、细长眼、胸脯似鹰、声音如豺;刘邦“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也是高鼻梁,面呈龙相,长须美髯,更特别的是,左腿上有七十二颗黑痣;刘备“身长七尺五寸,垂手过膝,顾自见其耳”,臂展较长,手垂下能超过膝盖,眼睛能看见自己的耳朵……

什么又是龙行虎步?按字面解释,那就是指步伐稳健,充满了力量,英武、霸气,总之是气宇非凡,不同一般。刘裕出身行武,打仗时常常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与孙恩、卢循几次交锋,都不落下手,的确是有气概。一米八几的魁梧的武将,走出稳健的步伐,的确霸气外露。

“龙行虎步”原本是形容皇帝的,后来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章炳麟就说黄兴“总率六师,龙行虎步”。现在这个词语已经离日常生活很远了,或许在通俗小说里还能见到。

72

【汉语中有52万个词语,我们常用的有一两万,而其中源自江苏的占有相当大比重。从一个一个我们熟悉的词语出发,寻根溯源,可以抵达词语背后的江苏历史,唤醒沉睡已久的文化记忆。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省地方志办公室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微史记”频道、“方志江苏”微信公众号上共同开辟“典说江苏”专栏,深入挖掘那些沉睡的江苏文化,唤醒人们的乡土记忆。】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