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南京调查发布2023年南京市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南京地区生产总值(GDP)17421.4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6%。其中第三产业,尤其是文体娱乐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恢复,增幅明显。
粮食实现产量面积双增 高技术产品增势明显
2023年,南京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30.70亿元,同比增长1.0%。粮食播种面积和总产量实现双增,全年粮食播种面积208.6万亩,较上年增加1.2万亩,增长0.6%;粮食总产99.3万吨,增加0.3万吨,增长0.3%。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增幅较2022年提升1.2个百分点。产值规模前十大行业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产值分别增长10.6%和7.5%,高技术产品增势较好,集成电路、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61.6%、27.6%、7.2%。
生活性服务业较快恢复 消费市场逐步回暖
2023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1174.65亿元,同比增长5.6%,对全市经济总量增长贡献率达78.2%。增幅较2022年提升3.4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常态化运行,居民生活需求进一步释放,生活性服务业加快恢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4.0%和13.5%,增速分别高于规上服务业19.3和8.8个百分点。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201.07亿元,同比增长4.7%,增幅较2022年提升5.5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26.39亿元,同比增长1.7%。分商品类别看,汽车消费需求有效释放,限上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10.8%,拉动限上社零增长0.7个百分点;投资类商品增长较快,限上金银珠宝类零售额增长17.0%,拉动限上社零增长0.5个百分点。随着经济社会全面常态化运行,文旅市场持续火热,全市接触型消费明显恢复,限上餐饮收入同比增长20.5%,拉动限上社零增长1.3个百分点。
投资结构不断优化 利用外资平稳增长
2023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63.64亿元,同比下降1.9%。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0%,增速高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10.9个百分点。其中,汽车制造业投资增长49.9%,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38.6%,医药制造业增长15.3%。
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5659.94亿元,同比下降9.3%。出口结构持续优化,对新兴市场贸易占比不断提升,新能源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三样”出口增幅达21.2%。2023年,全市实际使用外资49.40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 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
2023年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54279.92亿元,同比增长9.6%,比年初增加4756.43亿元。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54337.89亿元,同比增长11.4%,比年初增加5537.68亿元。
2023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2112元,同比增长4.5%。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858元,增长4.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789元,增长6.1%。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上年的2.21:1缩小至2.17:1,城乡收入差距连续11年缩小。
2023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0.6%。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上涨1.1%,衣着类上涨1.9%,居住类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6%,交通通信类下降2.5%,教育文化娱乐类上涨2.1%,医疗保健类上涨1.6%,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5.0%。
通讯员 宁统轩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刘丽媛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