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江中鱼儿成群
扬子晚报网3月6日讯(通讯员 武家敏 记者 梅建明)连日来,在南京建邺滨江的江水里,出现大量大鲢鱼成群聚集的壮观景象。
一位在江边散步的市民告诉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他在江边隐约可看到水下略显“浑浊”,仔细一看,竟然全是长江野生大鲢鱼,密密麻麻连成一片,几乎挤满了整片江边浅滩。
图为江中鱼儿成群
“鱼多,鸟也多,江豚也越来越多,好一派和谐的生态环境。其实,这才是长江该有的样子!”这位市民兴奋地表示,这些鱼还吸引了成群鸬鹚和江豚来凑热闹,其实是前来捕食的。
图为江中鱼儿成群
记者了解到,每年3月是长江鱼群大量繁殖的时期,也是鱼苗集中涌现的时期。在此期间,江水温度上升到10~20℃,雌雄亲鱼性腺发育成熟,不约而同地向产卵场(多是湖泊、江湾和浅滩)转移,最后越聚越多,形成了鱼群迁徙的壮观现象。
图为江中鱼儿与成群的鸟儿
一位熟悉鱼情的专家告诉记者,在长江流域,不同的鱼类有不同的产卵行为。例如鲢鱼,需要江水上涨、流速增加等外界刺激才能顺利产卵。卵子受精后,还需要经过数百公里的自然漂流,才能孵化成幼鱼苗。
从肉眼可见的诸多迹象来看,目前长江正在向好的方向转变,长江禁渔成效显著,已形成了一个江豚成群、鸟儿成群、鱼儿成群且物产丰富的生态长江。
校对 盛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