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岁老人用上了“人工心脏”,是江苏目前年龄最大的受益者
2024-03-22 21:10

“感谢你们!”近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病房里,来自浙江温州的患者黄大爷(化姓)正逐步恢复体力,握着医生的手止不住感谢。因患有严重的扩张性心肌病,他的心脏射血分数一度仅有24%(正常应为55%-65%)。如今,通过植入“人工心脏”重获“心”生。据了解,今年75岁的黄大爷是目前江苏年龄最大的“人工心脏”受益者。

邱志兵为患者检查

2018年,在家务农的黄大爷频频感到胸闷不适,检查后发现竟是患有扩张性心肌病。近6年来,虽然经常感到胸闷,但仍坚持在上山干活。可就在今年的正月初一,黄大爷的病情突然加剧,气喘不上来,紧急前往当地就医,后被转送至南京市第一医院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我们之前就在网上看到这边有过人工心脏的成功案例,抱着最后的希望想来试试看,”黄大爷的家人回忆,经过入院检查、术前检查,发现父亲的条件正好符合,听闻“人工心脏”或许挽救终末期心衰的父亲一命,一家人都很欣喜。

3月8日,南京市第一医院心胸血管外科陈鑫院长和邱志兵主任带领团队为黄大爷成功实施了超小型磁悬浮离心式人工心脏植入术。术后3天,恢复顺利的黄大爷转回了普通病房,重获“心”生。“当时患者的心脏射血分数只有24%,经过手术以及术后恢复,现在已经上升到35%,应该说人工心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邱志兵介绍。

3月21日,记者在病房见到黄大爷时他已逐渐恢复体力,说话时也没有了明显的气喘。身边小巧的包重量约莫一个平板电脑,正装着“人工心脏”的电池,为黄大爷体内另一头的泵体提供能量。这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心”,泵体重量才是90克,植入后在胸腔所占体积非常小,患者也不会感觉里面装了一个很沉的东西。作为磁悬浮人工心脏,它的功耗很低,运转起来很轻盈。

邱志兵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这已经是该院成功完成的第26例“人工心脏”手术,既往的手术都取得了成功。同时,该院专家团队还在周边地区完成了4例“人工心脏”植入,将优质医疗资源更广地辐射。

专家表示,根据《2024中国心衰器械白皮书》报告,我国目前终末期重症心衰患者已超过120万人。临床上,不管是终末期心衰,还是其它原因引起的心衰,治疗方法通常包括药物治疗,心脏移植和人工心脏植入等方法。

过去,心脏移植治疗被认为是最为有效的方法。然而,截至2023年,我国仅有76所医疗机构具备心脏移植资质,且受供体数量限制,年移植量仅700例左右,心脏移植手术数量与难治性心衰患者数量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导致极大的供需缺口,仅有不到千分之一的患者能从心脏移植中获益,大量心衰病人在等待心脏移植中死亡。另一方面,对于有免疫功能缺陷、肺动脉高压、体重过大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也并不适合心脏移植的方法。

“因此,推动人工心脏应用与发展以满足广大重症心衰患者的治疗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究竟什么是“人工心脏”?其实它并不是人体本来就有的心脏的“完全替代品”,而是一个左心辅助装置。邱志兵告诉记者,左心辅助装置与心脏实际上是并联关系,也就是说患者在植入“人工心脏”后心脏是处于卸负荷状态。因此,植入“人工心脏”后医生们也会对部分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如果在人工心脏支持下,患者又达到了非常良好的药物治疗效果,心脏恢复功能也是有可能的。”记者了解到,就在该院完成的人工心脏手术中,的确有患者在植入左心室辅助装置后,联合药物治疗后恢复心脏功能的情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校对 陶善工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