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上市路漫漫 3年亏超20亿的如祺出行再战港交所
来源:紫牛新闻
2024-03-27 14:40

近日,如祺出行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此前曾于去年8月18日递表。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供过于求的现状无疑给如祺出行的上市之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背靠腾讯广汽,订单量交易额双飙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梳理同花顺资讯及网经社企业库发现,如祺出行成立于2019年,至今已运营5年,是广汽集团旗下移动出行品牌,法定代表人蒋华,公司由广汽集团、腾讯联合发起创立,其后引入一家领先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货商小马智行作为战略股东。

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服务并连接出行行业的各类参与者,包括乘客、司机、整重制造商、重辅服务提供商及自动驾驶解决方案供商,提供网约车等技术服务,为人工智能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和高精地图,并为司机及运力加盟商提供全套支持的车队管理及服务。

作为网约车行业的后来者,如祺出行的网约车服务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其订单量从2021年的4.6亿单攀升至2023年的9.73亿单,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5.4%。网约车服务的交易额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3.9%。

3年亏20亿,行业饱和或成上市难题

2023年7月,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宣布暂停办理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输证的相关业务,这一举措似乎预示着网约车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此外,深圳、广州、长沙、济南、东莞、温州、三亚等多地已纷纷发出运力饱和的风险警告,司机数量众多而乘客需求不足,订单资源变得日益稀缺。

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如祺出行等网约车平台的日子并不好过。招股书显示,如祺出行2021年总收入为10.135亿元,2022 年为13.684亿元,2023 年为21.611亿元。但与之对应的是逐年攀升的亏损额,分别为6.846亿元、6.268亿元和6.928亿元,也就是说,3年累计亏损超过20亿元。即便是网约车行业的龙头滴滴也面临着类似的困境。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字生活分析师陈礼腾指出,从市场环境来看,网约车市场运力饱和、供过于求的现状无疑给如祺出行的上市之路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在运力过剩的情况下,市场竞争激烈,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交通运输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2024年2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7.75亿单,环比下降14.9%。这一数据无疑加剧了市场对网约车行业前景的担忧。网约车行业已逐渐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市场份额的争夺愈发激烈。

目前,市场格局已基本形成,滴滴出行以绝对优势占据领先地位,而曹操出行、T3出行、享道出行、万顺叫车等平台则成为市场中的有力竞争者。此外,还有百度地图、高德打车、美团打车等聚合平台以及数百家在市场中分庭抗礼。

与此同时,跨界巨头们也开始纷纷进军网约车市场。抖音、华为和腾讯等科技巨头都开始采用聚合模式提供出行服务,多家第三方平台入驻抖音App,微信“服务”页面也加入了“出行服务”入口。这些巨头的加入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监管收紧,网约车上市之路坎坷

在网约车市场逐渐走向饱和的当下,行业迎来了更为严格的监管周期。2023年,随着网约车市场的竞争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上海、武汉、深圳、合肥、杭州等多地监管部门纷纷对网约车平台进行了约谈,以进一步强化网约车平台的主体责任,规范市场秩序,确保公平竞争。监管部门要求网约车平台公示调价规则,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同时,清退违规车辆,净化市场环境,提升服务质量。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此前,多家网约车企业也传出过计划上市的消息,但纷纷“铩羽而归”。网约车业务规模非常大,掌握大量的个人隐私数据,对网约车出行平台而言,上市的征途充满曲折与挑战,其中数据安全和客诉问题亟待企业与相关部门合力有效解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范晓林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报纸广告服务 新媒体广告刊例价 技术服务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