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买卖3万余条新生儿信息用于商业推销,公益诉讼判决赔偿29万元
2024-04-16 19:22

 近年来,非法买卖新生儿及其父母个人信息,用于定向商业推销的行为屡屡发生,引发社会关注。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获悉,4月16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一起针对非法买卖、使用新生儿信息的公益诉讼案,该案三被告当庭被判决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29万余元。

2020年下半年至2022年2月期间,李某通过非法渠道陆续购入多地新生儿个人信息3万余条,包括新生儿出生日期、性别、父母姓名及联系方式等。某摄影公司、某创意公司为拓展婴童摄影业务,先后向李某购买交易并使用上述信息,李某从中非法获利29万余元。李某的上述行为已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益诉讼起诉人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检察院认为,三名被告未经个人同意,非法买卖、使用公民个人信息,严重扰乱公民生活安宁,侵害公共信息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依法应当承担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的民事侵权责任。

法院认为,涉案的新生儿个人信息包含出生日期、性别、父母姓名及联系方式等,足以识别到特定的新生儿及其父母,属于《民法典》所保护的公民个人信息。三名被告以牟利为目的,在未取得个人同意的情况下,非法买卖、使用特定人群的相关个人信息,不仅有损相关主体的公民个人信息权益,扰乱新生儿及其父母的生活安宁,还侵害了公共信息安全领域的社会公共利益,故三名被告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法院当庭作出判决,令三被告在国家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并支付公益损害赔偿金29万余元。据介绍,上述公益损害赔偿金用于个人信息保护或者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公益事项。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承源

校对 李海慧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