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多措并举备战“三夏 ” 夯实粮食稳产根基
2024-05-21 20:46

 眼下,淮安市474万亩小麦自南向北陆续进入丰产关键期,再过十来天,即将迎来收获。连日来,淮安各地开展“惠农服务送下乡”活动,并组织带领种粮大户走进田间地头,示范推广小麦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促进粮食稳产增效。

图片

沃野麦飘香,满地铺金黄。在盱眙三河农场,3.8万亩小麦陆续迎来了灌浆、成熟、增产的关键时期。即将成熟的小麦秸秆挺直,颗粒饱满,长势喜人。

图片

为了确保夏粮丰收,这两天,淮安农业部门组织百余名农技植保人员,下沉一线,进行小麦测产、无人机踏勘、穗蚜防治指导等工作,帮助农户做好各项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措施,让良田多产粮、产好粮,助力小麦稳产增产,为夏粮丰收保驾护航。盱眙三河农场农业中心技术员孙昌兵说:“在当前的小麦灌浆后期,我们建议农户要做好以下几个工作,一是要做好小麦穗蚜的调查与防治保障,减少小麦后期穗蚜对灌浆的影响,从而影响小麦产量;二是要在暴雨后及时做好小麦田间积水的排除工作,提高根系活力,减少小麦后期倒伏的可能性,提高植株抗性,从而提高小麦产量。”

人保财险盱眙支公司总经理张杰说:“今年‘三夏’,我们通过设立田间课堂主动靠前服务,邀请农技专家,深入田间地头一线开展小麦田间管理培训,同时结合实地测产,精准评估灾害损失情况,全力做好农业保险防灾减损,承保理赔等各项工作,为小麦减损丰产提供保障。”

图片

“三夏”农忙将至,为确保农机安全有序投入到生产中,当地还安排农机技术员,对农机的安全性能进行全面检查,调集筹备农药化肥等物资,为“三夏”生产保驾护航。苏垦农服三河分公司负责人魏建柏介绍说:“我们提前谋划,对需要的农资数量、种类等进行分类、统计、登记,在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的同时,全力推进夏种肥料、农药等采购工作, 保障夏种所需物资及时落实到位。目前,复合肥800余吨、尿素1500余吨以及各类农药已全部到位,农资完全可以保障夏种需要。”

图片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在位于淮阴区三树镇蒋集村的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淮安(小麦)推广示范基地,淮安市农科院专家正在向种粮大户们讲解淮麦268的品种特性。通过深入细致讲解、实地观摩体验,种粮大户们对淮麦268小麦品种有了更为充分的认识。淮安市大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种粮大户唐亮说:“在农科院专家的指导下,从品种到栽培技术,我们全程观摩学习,收获颇多。我今年种了1200亩地,小麦亩产在1200斤左右,以后种植水平提高了,将会进一步高产高质,售卖的价格也会高一点。”

图片

为实现小麦单产提升,淮安市农技推广中心组织开展2024年度小麦单产提升示范观摩活动,带领全市160多名种粮大户走进淮阴区、洪泽区等地,对比分析近20个小麦品种的特性与长势等情况,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良种与良法相融合的展现模式。据悉,今年以来,淮安市农技推中心通过精密播种、精准调控,促进小麦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有效衔接,遴选发布高产稳产、耐密抗倒等小麦品种作为主推品种,为小麦大面积增产提供有力示范。淮安市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李必忠说:“淮麦44、淮麦33,还有扬麦33、郑麦1860、新麦58这些品种,通过我们的筛选、示范、展示,将作为淮安的主推品种,成为提高单产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淮安粮食单产大面积提升提供保障。”(周俊 韩磊 蒋双)

| 微矩阵

地址:南京市建邺区江东中路369号新华报业传媒广场 邮编:210092 联系我们:025-96096(24小时)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2120170004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苏字第394号

版权所有 江苏扬子晚报有限公司

 苏ICP备13020714号 |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 苏B2-20140001